骨質疏松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的破壞,隨後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症患者早期可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較嚴重,此時病人主要表現為腰、背、髋部骨痛,如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可有駝背、身高縮短;在稍遇外力時容易發生骨折,且骨折後愈合很慢。
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中有1/2~2/3伴有骨密度減低,其中近1/3可診斷為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症的最大危害是容易發生骨折,糖尿病患者發生髋骨或股骨頸骨折者比同齡非糖尿病者高2~6倍,骨折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惡化,醫療費用及死亡率增加。
糖尿病患者易發生骨質疏松與下列因素有關:
1.高尿糖可致滲透性利尿,致鈣、磷從尿中大量流失,鈣負平衡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刺激破骨細胞,使溶骨作用增強,導致骨質脫鈣及骨質疏松。
2.成骨細胞表面有胰島素受體,胰島素對成骨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調節作用。糖尿病患者體內分泌的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使成骨作用減弱。
3.糖尿病並發腎功能損害時,腎髒1a羟化酶的數量及活性降低,活性維生素d合成減少,從而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
4.相當多的糖尿病患者並發性腺功能減退,而性激素的缺乏會促進和加重骨質疏松。
5.糖尿病合並微血管病變及神經損害時,會影響骨的營養供給,造成骨營養障礙和骨質病變。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