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日常疾病 >> 腹瀉 >> 治療用藥

秋季腹瀉大作戰

  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每年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以6個月~3歲年齡的寶寶最多見。本病的病原體是輪狀病毒。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嚴重腹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促發營養不良,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

  關於治療和護理方面的重要q&a

  q腹瀉是否要用抗生素?

  a國內調查結果顯示,秋季腹瀉病治療中抗菌藥物使用率高達50%~80%,可見濫用抗菌藥物現象較為普遍。事實上,中國腹瀉病治療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多為病毒或產毒素細菌引起,可以不用抗菌藥物,只要做好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調節劑(如麗珠腸樂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等),大多數患兒可以治愈;大約30%拉膿血便患兒多為侵襲細菌如痢疾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仍主張使用敏感抗菌藥物。通常使用一種當地有效的抗菌藥物。如用藥48小時病情未見好轉,再考慮更換一種抗菌藥物。濫用抗菌藥物會造成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同時還可繼發腸道菌群失調、霉菌性腸炎等,使腹瀉病遷延或加重。

  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寶寶可用微生態調節劑和粘膜保護劑做好液體療法,不必使用抗菌藥物。靜脈輸液只用於中重度脫水,爸媽切不可隨意向醫生要求輸液治療。

  q腹瀉是否要禁食?

  a傳統的觀點對急性腹瀉采用禁食8~12小時,甚至24小時的饑餓療法,這種令“胃腸道休息”的治療方法是不太正確的。許多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瀉時,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未完全消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較長時間饑餓,不僅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並且如果原來有營養不良者,則其營養狀況將更進一步惡化,還會影響腸粘膜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復感染,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易致腹瀉”的惡性循環。

  兒科專家目前主張對急性腹瀉應繼續母乳喂養或喂食。理由是,禁食是有害的,這是因為腹瀉患兒現有營養丟失較多,限制飲食會導致無法挽回的營養損失;禁食患兒因饑餓常哭鬧不止,易發生低血糖,體重明顯減輕。繼續喂食者食欲恢復快,腹瀉和嘔吐次數並未因此而增加,且體力恢復早,抗病力較強,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專家們指出,母乳喂養兒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養兒可先喂稀釋牛奶(1份牛奶加2份水)喂養2~3天,以後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寶寶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面條等,可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並加些熟植物油、疏菜、肉末或魚末等,但需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

1 2 3 4 5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