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老人健康 >> 老人心理

關愛 讓老人遠離抑郁症

  正在許多電視台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婆婆也曾是兒媳》中,主人公是一位退休在家的婆婆,她患上了老年抑郁症,鬧出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搞得兒子一家人心身疲憊,還把兒媳婦田歌逼到懸崖邊上去自殺。

  據有關資料表明,在55歲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達10%-15%,我國約有36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像田歌的婆婆這樣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占了三分之一,且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這可能與她們激素分泌的“非常時期”較男性多有關,如哺乳期、懷孕期、絕經期等。而絕經期婦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綜合征,則絕大多數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狀。

  老年抑郁症十分隱蔽,老人自己和家裡人不易察覺到,早期常被誤診為心情不佳引起的郁悶,大不了被懷疑患有神經衰弱。如果輕度老年抑郁症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有可能發展為重度抑郁症,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必須抓住其蛛絲馬跡的症狀,做到盡早診治,爭取治愈。

  抑郁症老人發病時會出現原因不明且持續兩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和沮喪,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墜入谷底。常見的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下降和容易疲勞,但有不少老年抑郁症的首發症狀表現為身體不舒服,如食欲減退、睡眠不好、胸口憋悶等。

  很多家屬認為食欲、睡眠不好是普通疾病,結果吃了很多藥,老人的病情就是不見好轉。患者和家屬誰都想不到,這種情況其實屬於精神疾病的范疇,因為情緒不佳是身體出現異常的源頭。

  老年人抑郁症往往還有其特殊的表現形式,有些表現與癡呆類似,醫學上稱為假性癡呆。另外,有些患者以身體不適、焦慮心煩為主要表現,這些患者的情緒低落不太明顯,給老年抑郁症的識別和診斷帶來困難。

  老年抑郁症一般有明顯的症狀特點。

  一是大部分病人常有無精打采、郁郁寡歡、興趣下降、有孤獨感,甚至自卑和絕望。

  二是患者常常表現為焦慮恐懼,終日擔心自己和家庭將遭遇不幸,因小事常與家人爭吵不休。

  三是有的患者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依賴性強,遇事猶豫不決,活動減少,回避社會交往,行動緩慢,臥床時間增多,反應遲鈍,對問話不立即回答,交流困難。

  四是多次出現自殺舉動。上述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可周期性發作,時重時輕,一般來說上午較重,而晚上較輕。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內向,發病前就不愛交際,在發病後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誤解,也可能難以擺脫抑郁陰影,不利康復。因此,在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心理治療,因為和睦、溫暖的家庭和“交際圈”本身就是一貼良藥,有助於患者度過灰色的抑郁期。

  首先,親屬們要照顧好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每天都應安排一段時間的戶外活動,鼓勵老人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在與親朋好友的接觸中建立相互關懷和友誼,並從中獲得成就與滿足。

  其次,要善於觀察,從老人微小的情緒變化上發現其心理的矛盾、沖突,並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說服、解釋、勸慰、鼓勵工作,如選看一些電視風光片、音樂片和喜劇片,有條件的可參加一些老年社會活動,組織全家人出去旅行等。

  家屬要鼓勵老人堅持服藥,並注意觀察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切不可隨意增減藥物,以免造成治療前功盡棄。

  更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屬,都要注意防止病人發生意外。因為這種病人往往有自殺企圖,且事故多半發生在一剎那,凡能成為病人自殺自傷的工具都應管理起來,並妥善保管好藥物,以免病人一次大量吞服,造成急性藥物中毒。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