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面完全失去對合關系時稱為完全脫位,部分對合的稱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多見於肩、髋、肘、下颌關節。4歲以下的小兒桡骨頭發育不全,環狀韌帶松弛,受到牽拉易發生半脫位。脫位後出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關節對合關系異常。x射線片可確診,並可判定有無合並骨折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病理改變。治療以手法復位為主,切忌粗暴。復位不成功者才切開復位。復位後制動3周,開始主動運動,輔以輕柔的被動運動,恢復關節活動及肌力,切勿暴力被動推拿。
下巴脫位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的人在一陣哈哈大笑之後,張嘴過大,突然閉不上嘴,上下牙也合不上了,而且還流口水,說起話來也支支吾吾地聽不清楚,下巴向下垂,臉明顯地長了,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掉下巴。
急救措施
1.當下巴脫位後,不要著急。復位人可將家庭中常用的方凳放倒,請掉下巴者靠牆而坐,頭貼著牆,這樣下巴就能低於復位人的肘關節,復位時好使勁。
2.復位人的雙手拇指用手絹裹上,伸進脫位者的嘴裡,放在兩邊後牙的咬合面上,其余的四個手指放在嘴外邊的下颌骨的下緣。
3.復位之前,先轉移掉下巴者的注意力,然後用力壓下颌向下,同時將颏部向上端,這樣使下颌骨的髁狀突呈弧狀轉動到結節的下面,只要再輕輕向後推動一下,就能使髁狀突滑到原來的關節腔裡面。這時,復位人的雙手拇指迅速滑到後牙外邊,避免咬傷。
注意事項
復位後,最好使用繃帶將下巴托住,幾天內不要張大嘴,防止形成習慣性脫位。
肘關節脫位
在全身各關節脫位中,肘關節脫位最為多見。常見於青少年中,因受到間接暴力傷害所致。例如突然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暴力沿前臂向上傳遞,肱骨前下端受身體中力作用突破薄產的關節囊前壁,向前移動,導致肘關節脫位。受傷後患者表現為肘關節腫脹、疼痛、畸形明顯,前臂縮短,肘關節周徑增粗,肘前方可摸到肱骨遠端,肘後可觸到尺骨鷹嘴,肘關節彈性固定於半伸位。
1 2 3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