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急救 >> 急救知識 >> 急救常識

夏天“熱暈人” 防暑有法

  中暑的病死率為20%~70%,50歲以上患者高達80%。中暑後體溫升高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與病死率直接相關。

  中暑俗稱暑熱,是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引起的疾病。中暑常發生在氣溫超過32 ℃和濕度大於60%、無風的夏季。特別是對高溫環境未能適應的人群更易發生中暑。在高溫環境中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發熱、脫水、過度肥胖、穿透氣不良的衣服、嚴重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心力衰竭、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血栓或腦出血後遺症),以及長時間應用某些產熱藥物(如苯丙胺、麥角酰二乙胺)、抗膽鹼能藥物(如阿托品、顛茄等)、利尿藥和普萘洛爾等均可促發中暑。

  中暑有哪些表現

  先兆中暑病人有頭痛、眩暈、口干、舌燥、出汗、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和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輕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表現外,還有肌肉痙攣疼痛或直立性暈厥,體溫輕度升高、面色潮紅、皮膚灼熱、脈搏增快、呼吸急促和血壓下降等脫水表現。

  重度中暑又稱熱射病或日射病,表現為高熱、昏迷、驚厥和多器官衰竭。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發生重度中暑後,皮膚常干燥無汗。重度中暑是一種致命性急症,病死率極高,常死於呼吸、循環系統衰竭,或急性腎衰竭。

  哪些人在什麼時候容易發生中暑

  青壯年盛夏從事高溫或野外作業者,如奮戰在熔爐旁的煉鋼工人、在烈日下暴曬的建築工人、夏季進行馬拉松鍛煉的運動愛好者或軍訓的新兵或學生、去熱帶旅游者、烈日下值勤的交通警察等。

  老年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和嚴重糖尿病等久病臥床患者,由於重要器官功能減退、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在通風不良的住所中易發生中暑。2003年8月熱浪席卷歐洲,連續10天高溫後,在法國約有1萬人死於中暑,其中82%為85歲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在家中死亡。2005年6月,印度酷暑降臨,熱浪滾滾,一周內因中暑死亡1 200例,僅6月19日一天就有370人死於中暑,多數是年齡在50歲以上的患者。

  孕、產婦中、晚期妊娠婦女由於體內代謝增加,熱適應能力降低,在炎熱夏季,如不注意采取防暑降溫措施,也易發生中暑。某些產婦受“月子裡不能受風和著涼”的舊習俗的影響,在炎熱暑天仍深居緊閉門窗的室內,身穿厚衣,扎袖口和褲腿,唯恐“受風、著涼”,因此常有產褥期中暑事件發生。

  嬰、幼兒由於體溫調節功能不健全,皮膚散熱功能差,不注意喂養,水分攝入少和中暑防護措施差,嬰、幼兒,特別是整天用衣物包裹的新生兒也可成為中暑高發人群。

  慢性病患者能引起汗腺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囊性纖維化、硬皮病、廣泛皮膚燒傷後的瘢痕形成病人,由於散熱障礙,在高溫天氣更易發生中暑。腦血管功能不全、尿崩症或嚴重糖尿病、長期應用利尿藥等患者,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和生活不能自理,或由於多尿引起脫水,也是中暑的高發人群。

  長期服用抗膽鹼藥(如阿托品、安坦、顛茄等)和利尿藥或β受體阻斷藥者由於藥物抑制汗腺分泌和影響血液循環功能,可促發或加重中暑。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