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列出油脂裡有毒物質的嫌疑名單,那可是很長的一串。其中有的是“天生之毒”,有的是環境污染或農藥污染之毒,還有的是儲藏或加工過程中引入的有害物質,甚至是非食用的摻假物質。
油料種子裡的天生之毒
人們日常吃的油脂,或者是從含油的植物種子裡來的,或者是從動物的脂肪組織(肥肉、板油)或者乳脂(比如黃油)當中來的。所謂天生之毒,就是植物天然帶的毒素。比如說,棉籽油裡會帶有棉酚,它是一種降低男性生育能力的物質,曾被開發為避孕藥;菜籽油裡帶有硫甙和芥酸,大量食用懷疑它會傷害心髒。所以國家才會推廣栽培低棉酚、低芥酸的品種。但是,當年很多地區的居民都每日食用這些油脂,卻並沒有人擔心食品安全問題——因為那時候有油吃就已經歡天喜地了!
農藥污染和環境污染之毒
植物長在田裡,既會吸收農田和灌溉水中的污染,如鉛、砷、汞、镉等,也會吸收難分解的農藥殘留物質,比如六六六,以及大豆、油菜、花生栽培過程中的常用農藥和除草劑。不過,因為油脂原料是植物的種子,在同等污染水平下,種子的污染程度通常會比根、莖、葉部分要低一些——植物也有愛子之心,它不願意把壞東西留給後代。但是,脂溶性的污染物還是會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留下來。所以,如果看看農藥殘留的國標,就會發現油料種子當中許可殘留幾十種農藥。
在油籽收獲之後,還可能在儲藏當中被污染。其中最常見的是因為儲藏條件不理想,種子長霉,污染霉菌毒素。人們最耳熟能詳的,也是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強的,就是黃曲霉毒素。大米、玉米、花生、各種堅果都容易被黃曲霉污染,所以它們搾的油都必須監測黃曲霉毒素的殘留量。如果要黃曲霉毒素為零才肯食用,那麼這輩子就不要碰花生和花生油,玉米油和稻米油(米糠油)和很多堅果也不要吃了。
收獲之後的儲藏、晾曬過程中也可能沾染一些有害物質,比如路上瀝青散出的氣體或微粒、汽車的尾氣和橡膠-路面摩擦產生的致癌物,都可能少量附著在種子上;和農藥、除草劑等堆放在一起也可能造成化學污染。
油脂加工中可能引入的毒
油籽制油加工的過程中,同樣可能帶來污染。壓搾加工是直接物理壓搾出油,不會引入溶劑污染,相比而言所產油脂質量較好。特別是那種有濃郁香氣的油脂,最適合用這種方法來生產。比如說,花生油和芝麻油是不需要脫色、脫臭這些處理的,否則反而損失了香味。不過,大部分油脂要經過脫膠、脫色、脫臭、脫酸等許多步的精煉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用白陶土、硅藻土之類來過濾,如果這些物質質量較差,可能引入重金屬污染;還涉及到用酸、鹼和有機酸處理,如果這些加工助劑的質量不過關,也可能引入化學污染。
在壓搾之後,肯定不可能把所有的油都壓出來,搾過油的餅裡肯定還有不少油脂。這時候就必須用溶劑來提取了。有些含油脂比例低的材料,比如黃豆、米糠、玉米胚之類,直接壓搾很難出油,只能靠溶劑提取。這些溶劑都是和油脂最“親”的東西,比如正己烷、丁烷、六號溶劑油等,能很徹底地把油提取出來。這些溶劑也都是特別容易揮發的東西,只要把它們加熱到不太高的溫度,就輕飄飄地蒸發走了,冷凝收集起來還可以循環利用。留下的就是不容易揮發的植物油啦。這麼生產油脂的方法,就叫做浸出法。當然,多少都會有一丁點兒溶劑會殘留下來,但是只要工藝得當,溶劑本身質量過關,最後產品中的溶劑殘留微乎其微,不會達到有害健康的程度。
浸出法提取的油脂,也要經過精煉處理。這一系列復雜處理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去掉磷脂和植物固醇,降低了油脂的營養價值。同時,因為某些環節的處理溫度比較高,還會有少量的脂肪酸發生順反異構,生成反式脂肪酸,同時可能生成微量的苯並芘等多環芳烴類致癌物。所以,大部分精煉植物油,即便沒有經過氫化,也會含有百分之零點幾到百分之幾的反式脂肪酸。
即便是沒有經過浸提,純正壓搾的油脂,也不一定沒有苯並芘。比如說,小磨香油生產中,需要先炒香芝麻。而炒制過程難免有芝麻被過度加熱而產生多環芳烴類致癌物,包括苯並芘。所以,即便用家常方法來生產油脂,照樣可能檢出致癌物,甚至因為手工操作很難做到加熱均勻,又缺乏檢測控制,可能還不及工業生產的產品安全性高。
原料和成品儲藏中產生的毒
無論加工前後,油脂都有一個最怕的事情——氧化酸敗。搾油原料在儲藏過程中容易發生氧化,搾油之後儲藏久了也會發生氧化。購買花生、瓜子、堅果經常會吃到味道不新鮮的顆粒,就是氧化變質的籽粒。這些東西被搾成油之後,就會造成油脂品質的下降。
氧化從少量自由基開始,逐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產生大量的氧化酸敗產物,油脂就會產生不新鮮的味道,乃至明顯的“哈喇味”,這種油脂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質。其實早在沒有出現味道之前,油脂中氫過氧化物增加,已經會給人體帶來促進衰老的作用。這方面的質量,要用過氧化值來判斷。
因為油脂的銷售周期比較長,為了避免氧化帶來的麻煩,企業通常都要在油裡加抗氧化劑,最常用的就是TBHQ,也就是方便面裡喜歡加的那種物質,麥當勞炸雞塊中被爆料的那種物質“特丁基對苯二酚”,還有BHA、BHT等。這些都是國家許可使用的抗氧化劑,不必因為化學名稱奇怪而產生恐懼。
最後,油脂會分裝出廠,此時還要小心劣質包裝材料可能帶來的污染,因為很多帶苯環的污染物都易溶於油脂。
廚房裡制造出來的毒
在油脂買回家之後,除了儲藏過久容易發生氧化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危險來源——那就是烹調加熱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加熱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產生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就越多。300度以上的加熱,即便是短時間,也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苯並芘。在日常炒菜的溫度下,加熱時間越長,油脂中產生的苯並芘就越多。同時,油脂加熱時間越長,其中的反式脂肪酸越多,氧化、聚合、環化等產物也越多,它們均嚴重有害健康。
最令人害怕的,一是餐館裡反復加熱的炒菜油,二是曾經“過火”的炒菜油。過火也就是炒菜或顛勺時鍋裡著火,一些廚師不以為意,甚至覺得很“酷”很香,其實過火後留下的“煙糊味”有油脂過熱後產生的微粒,其中致癌物苯並芘的含量甚高。炒菜後鍋垢中也富含這類致癌物。油脂加熱時所冒的煙氣是強致癌物質,不管是油炸的油煙,還是烤羊肉串、烤肉的煙氣,經常接觸都會增加肺癌發生的風險。
事故和摻假帶來的毒
如果食品加工過程當中出現了非正常的事故,很可能會污染到產品。在油脂的污染事故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1968年日本米糠油污染事件,它被列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當年某食用油工廠在生產米糠油時,在脫臭過程中用多氯聯苯液體作為導熱油。因生產管理不善,導熱油洩露,結果導致米糠油被多氯聯苯污染,造成一千六百多人中毒的驚人事件。1979年,台灣也發生了類似米糠油污染事件,有兩千多人受害。
至於人為的摻假,本來不應當成為討論話題,但無奈現實中確實存在。比如在烹調油中兌入礦物油、地溝油(處理後的烹調廢油),或者加入本不屬於食用色素的蘇丹紅,都是典型的“人工摻毒”了。
作為食品企業來說,所有產品,一旦發生與安全性有關的質量問題,首要的事情就是趕緊召回產品,通報消費者,同時嚴查從原料到工藝的各個生產環節,找出問題根源,重新完善HACCP的各關鍵控制點,嚴格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只有這樣,才能重塑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早日恢復市場形象。如果出了問題之後,連原因都找不到,也不給消費者一個說法,想的都是怎樣大事化小,人們怎能繼續信任它呢。
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食品沒有安全零風險,即便按原始人的方式來生活,也照樣會接觸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無論哪個發達國家,花生油都許可含有微量的黃曲霉毒素。只要食材中的有害物質不超標,完全無需為此煩惱,更無須天天把“我們還能吃什麼”掛在嘴上。合理搭配食物,少用油,不煎炸,炒菜不過熱,少冒油煙,才是更重要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