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不吃米易得糖尿病

不少人將進食米飯與糖尿病聯系起來,認為吃飯吃得多容易得糖尿病。事實恰恰相反。日前,廣東省營養學會理事陳超剛表示,長期少吃飯或者不吃飯會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反而不利於控制血糖,也不利於減肥和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

才32歲的黎經理由妻子攙扶著來門診看病,他是個典型的糖尿病病人,身材“臃腫”,已出現了神經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等多種糖尿病並發症。原來他在兩三年前患上糖尿病後,聽說米飯等谷物會使血糖升高,就更不敢吃米飯了。

糖尿病人最懼怕兩樣東西,第一是甜,第二是飯,這是有依據的。因為糖尿病人原本就血糖高,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也會轉化為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人每吃完米飯後一測血糖,就發現指數往上躥。正因為這樣,不少人將米飯與糖尿病直接聯系起來。然而,整天不吃飯或少吃飯也得糖尿病,是因為米飯吃得少,體內長期攝入碳水化合物不足,會導致胰島素作用下降,一樣有患糖尿病的危險。

中國人以米飯、饅頭、面條等谷類作為主食,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進入體內後轉化為糖分,再進一步轉化為維持人體機能的熱量。在糖分與熱量之間的轉換需要胰島素的參與,胰島素對葡萄糖有降解的作用。而長期不吃或者少吃米飯,會對胰島素的正常運作產生負面影響,給糖尿病的發生提供可乘之機。

飯吃得少的話,就要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動物性食品。因為脂肪過多,致使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對葡萄糖的降解功能減弱,降解不了的糖分滯留在血液裡,引起血糖過高,這正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而且吃谷類太少,碳水化合物缺乏,胰腺B細胞功能下降,胰島素的分泌就會減少。這種狀況維持的時間一長,即使以後再恢復正常的飲食,如果體內胰島素分泌滿足不了要求,降解不了的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糖尿病就容易產生。

也許有人認為,西方人的膳食以肉類為主,少吃谷類。但西方人建立起以動物型食物為主的膳食結構,經過了千余年的適應過程。而就目前的中國人來講,從祖輩以來吃的大都是植物性食品,每天的食物中大部分是米飯、面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類,我們的基因是與之相適應的。

當然,吃太多米飯加重胰腺的負擔,也可誘發肥胖和糖尿病,因而就要注意谷類攝入的的質和量。正確的做法是每天食物中含的碳水化合物不少於250克,折合成米飯等糧食為300克左右,比如早上兩個饅頭或加上一兩碗粥,中午和晚上分別滿滿一碗飯,就基本上可以達到這個數量。同時還要注意適當吃些粗糧,如燕麥、玉米、小米等,即粗細糧搭配。

適合單身貴族的米飯食譜

1.三色炒飯

原料:香米400克、培根50克、玉米50克、紅腸50克、胡蘿卜50克、青豆50克。

調料:蛋清3個、色拉油25克、鹽等適量。

做法:將香米淘洗干淨,煮熟待涼。然後盛出,將蛋清放入香米飯中攪拌均勻,再放入油鍋內翻炒。再加入紅腸、培根、青豆、玉米、胡蘿卜丁,一起炒。

2.保健營養粥

原料:江米1/3量杯,核桃仁3個,枸杞10個,蓮子6個

做法:先將玉米茬、薏米、蓮子(去芯)和銀耳溫水浸泡至少半小時,再清洗所有的原料。將材料倒入電飯煲內,選擇煮粥模式,設置烹饪時間為1小時15分鐘。出鍋後稍微涼些後可以加入些蜂蜜,味道更好。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