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四季飲食 >> 四季飲食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牢記6點酷暑無憂

小暑的到來,標志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炎熱季節,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民間亦有“小暑接大暑,熱到無處躲”之說。

一、小暑養生注意事項,牢記6點酷暑無憂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牢記6點酷暑無憂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飲食

不要貪涼沖涼水澡、不進冷食,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夏日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氣影響,食欲不振,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周教授建議,夏季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盡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對策:適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蘿卜、番茄等這類化濕通淤、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魚,少食紅肉。可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養陽

首先是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例如,出汗過多、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人就容易傷津脫液;免疫機能一旦下降,感冒、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髒功能容易混亂。簡而言之,夏天人的陽氣從旺盛的頂點慢慢下降,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對策:調節好體溫和室溫間的差別,且房間內外溫差不能太大。室溫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總之,夏季要在一個涼爽、干燥、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切忌因貪涼而引發各種疾病。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情緒

夏日天氣炎熱,情緒容易波動激動,導致血壓上升,加重心髒負擔,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發作。此外,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需引起重視。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等也與情緒有很大的關聯。

平心靜氣以養心,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髒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髒。心為五髒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之說,心髒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髒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對策: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濕熱

夏天多暑多濕,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郁、倦怠、胸悶、胃口不好。對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養,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復發作。而對於體質濕熱者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且在濕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

對策:飲食要清淡,便於消化。要多食用消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也是以清濕熱的清涼飲料。同時,還要注意調節好房間中的濕度,多開窗通風。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牢記6點酷暑無憂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睡眠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得不好,根據中醫的說法,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對策:保證足夠的睡眠。這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的睡眠。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健身和外出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於夏天出汗多就懶於運動了。其實夏日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但要注意不應在陽光下運動。同時,由於夏天運動出汗量更大,對排毒有好處,但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導致血粘度升高。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盡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

對策:提倡飯後一小時進行運動,且運動不宜太激烈,不要流過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就很適合夏季進行。同時,夏季一定要多飲水,及時補充水分,排除毒素,減輕心髒負擔。

二、小暑節氣的食俗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鳝、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1、食新(食辛)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2、黃鳝

俗話說,“小暑黃鳝賽人參”,各地經典菜肴幾乎都有以黃鳝為原料的。黃鳝生長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補、最味美的莫屬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鳝魚。另外,這個時期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根據冬病夏治的說法,此時用黃鳝滋補更能起到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的作用。

3、綠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綠豆芽菜肴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對食道癌、胃癌、直腸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療價值。

健康提示:雖說綠豆芽的食用價值高,但食用起來也頗有講究。綠豆皮不要隨便去掉,要知道,這層不起眼的綠豆皮具有比綠豆還要強的清熱解毒功效。另外,綠豆芽性偏寒涼,吃多了容易損傷胃氣,因此,慢性腸炎、脾胃虛寒、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不過烹調時配上一點姜絲或椒絲,或是搭配些偏溫的香菜、韭黃,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了。

4、蓮藕

不少朋友曾有過這樣的體驗:每到夏天,稍不注意,就會流鼻血,去醫院也查不出什麼問題,醫生只是叮囑道:多吃點蓮藕就可以了。果真沒過多久,問題自然消失了。其實,這裡邊也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在空氣干燥、補水又不足的時候,常吃蓮藕可以涼血、滋陰、清熱,解決流鼻血這種麻煩可以說是小菜一碟。對老年人來說,夏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蓮藕也是高血壓、肝病、食欲缺乏、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5、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6、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荞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7、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8、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三、小暑時節防暑濕的藥膳推薦

1.洋參冰糖燕窩粥

推薦理由:中醫認為,面色的健康與脾緊密相關,如青春痘多因脾濕熱盛所致;黃褐斑多因肝郁脾虛所致;面黃無光澤是脾虛氣血不能上行的表現。因此,夏季養顏當以調理脾胃食療為佳。燕窩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健脾開胃,有效保護消化系統,是愛美女性、腸胃虛弱的老年人及兒童夏季進補的不二之選。

食用方法:取燕窩3g,西洋參3g,粳米100g,冰糖適量,共煮至粥狀即可食用,每周服用2至3次,連續三個月效果更佳。

健康點評:此粥可以健脾益胃,抵抗疲勞,滋陰降火,長期服用效果更佳。

2.薏米綠豆粥

推薦理由:《神農本草經》將薏米列為上品,說它可以治濕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的功效,加入砂糖可以和中益肺、舒緩肝氣、滋陰止咳,此粥是夏季很好的一款健脾和胃之粥。

食用方法:薏米30g,粳米10g,綠豆30g,砂糖適量,煮至約30分鐘成粥即可,此方共用,有助於各種單品的功效最大限度的發揮。

健康點評:此粥可以健脾化濕,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夏季適時服用會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3.玫瑰蜂蜜茶

推薦理由:炎炎夏日,愛美人士服用玫瑰花茶可美白護膚、修復曬傷、緩和情緒、平衡內分泌。特別是夏季多食生冷食物,飲用玫瑰花茶可對肝及胃有很好的調理作用,若配上蜂蜜不但可以調理脾胃,而且可以清除體內垃圾,防止夏天“上火”.

食用方法:玫瑰花3g,蜂蜜兩勺,開水沖泡,待茶溫約60℃左右,加入蜂蜜即可飲用。

健康點評:此茶集玫瑰花護膚養顏和調理脾胃優勢於一體,適於夏季用作茶飲。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