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四季飲食 >> 冬季飲食

冬季保健飲食方法面面觀

  一進入三九,人們就忙著進補了,俗話說:“三九進補,來春打虎”,這讓不少重視養生的人都忙活起來了,不少市民買補品、煲高湯、扎針灸,這就是所謂的藥補、食補和灸 補,為的就是更好地抵御寒冷,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三九應該怎樣補才科學有效呢?

  藥補 男女進補陰陽有別

  發現:高檔天然補藥俏銷
 

  上周末,記者在京城一家著名的中藥店看到,藥店內開設的中醫開膏方位的窗口前排起了長隊,以中老年人居多。請名醫號脈研開膏方位的,男士多為龜板膏、鱉甲膏、鹿茸膏、鹿角膏,女士阿膠膏居多。同時,店內櫃台前買補品的人也來了一批又一批。據該店一位營業員說,進入冬季以來,前來購買補品的顧客絡繹不絕,連野山參也賣掉好幾支。 

  據一家參藥店經理說,今年京城市民冬令進補熱得燙手,且日趨高檔,日趨返璞歸真。市民對野山參、冬蟲夏草、燕窩這些原汁原品越來越相信,並且不惜花大錢購買。入冬以來,該店就賣掉30多支野山參,比往年翻兩番也不止。

  提醒:身體強壯者當心補出病 

  據廣安門中醫院中醫專家介紹說,三九進補時常用補藥主要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但是進行藥補也要因人而異,例如人參價格昂貴,雖然具有一定補養作用,但其應用前提應該是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若給身體強壯、內有食積及痰火之人服用人參,則不僅起不到補養作用,反而還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食補 小量藥膳持之以恆 

  發現:餐館藥膳最搶手 

  京城裡大大小小的酒樓餐館也適時地推出了一系列滋補湯鍋和藥膳,記者在一家中檔酒樓裡看到,僅滋補例湯就有三四十種,如牛髓真菌湯、蟲草人參炖烏雞湯、冬瓜火腿煲老鴨等等。各種藥膳也成了三九天裡的搶手貨。 

  藥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藥在4000余種常用的中藥中,有500種可作藥膳原料,其中使用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鮮的大約有60味,有天麻、人參、杜仲、茯苓、當歸、沙參、陳皮、珍珠粉、冬蟲夏草、決明子、天冬、丁香、黃芪、白勺、黨參、枸杞子、甘草、麥冬、鹿茸、山藥、熟地、靈芝、首烏等,這些藥材以植物藥為主。 

  提醒:健康人普通飲食勝藥膳 

  中醫專家表示,中國傳統的藥膳絕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如不具備醫藥常識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藥膳進補,難免會誤入歧途。 

  根據中醫理論,人的體質可因遺傳、生活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而有所不同,不同的體質在生理、病理、心理上會有不同的表現。制作和食用“藥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辨體施食”,正常成人可分成不同的體質,根據各人體質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食物。這樣才能調整體質、有利健康,在防病於未然的同時,起到良好保健作用。 

  “飲食有節”是中醫重要的養生保健原則,藥膳食療同樣應適量而有節制。短期內不宜進食過多,不可急於求成。應根據自身狀況,經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恆,久之定能收效。對於無病者可適當食用某些保健養生膳。對於體質虛弱或患病者還應當用藥治,並配合藥膳治療。而在疾病康復期或對某些慢性病患者,用藥膳調治可能更為合適。值得注意的是,藥膳雖有不少好處,但其針對性和治療效果遠不及藥物,只有兩者配合應用,相輔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實,在冬季三九期間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即可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尤其應考慮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豆類及其制品等。還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葉類蔬菜等。 



  而冬季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季發熱和內熱的病人食用。 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疼、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但是,因為梨性寒冷,若孩子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則不宜多吃。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於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饑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甘蔗性寒,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此外,適於冬季吃的水果還有蘋果、橘子、香蕉、山楂等。蘋果可生津止渴,和脾止瀉;橘子可理氣開胃、消食化痰;香蕉清熱潤腸、降壓防痔;山楂可擴張血管、降低血脂、增強和調解心肌功能,有防治冠狀動脈硬化的作用。

  灸補 “三九灸”治夏季病 

  發現:中醫院裡“針灸進補”
 

  雖然目前隆冬已至,但記者在中醫院針灸科卻看到艾香彌漫,煙霧缭繞,溫暖如春,治療床上幾乎躺滿了病人。據針灸科醫師介紹說,每逢冬季,是哮喘、亞健康、關節退行性變、胃腸道疾病、面癱等現代常見病的高發季節,所謂“寒者熱之”,艾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溫熱療法,效果良好,因而受到病人的追捧,不少人都以定期進行 “針灸進補”作為休養保健的方式之一。

  骨關節炎的發生率不斷上升並向低齡化發展。由秋入冬,天氣轉冷,患上關節退行性變的朋友就像准確的天氣預報一樣敏感而靈驗,往往在風寒到來之前就會發作。針灸科醫師說,經常有不少一起晨運、打太極的老人家們三三兩兩地結伴來針灸科來看病,不是脖子痛、腰痛就是膝關節疼痛,經過一段時間溫經通絡的治療後,往往取得不錯的效果。同時,一些慢性運動損傷的患者也在三九天來灸補,可以極大地緩解疼痛。 

  提醒:“冬灸”嚴守節氣限制 

  我國醫學上有“冬主藏”的理論,認為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需陰氣藏而不洩”的季節,故冬季進補,對增強人體的防病抗病能力有較好的作用。 

  冬灸療法是天灸的一種,不少人都知道夏季三伏貼對哮喘、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療效,而對冬灸則了解不多。冬灸在冬季最寒冷的三九天裡進行,從冬至這一天算起稱一九,往後再順數九天為二九,再順數九天為三九,通過穴位調動機體免疫功能,溫肺逐痰、健脾補腎,從而達到與夏季三伏貼一樣的目的。近年來進行的臨床觀察,發現“三九灸”可治療多種反復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瀉;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等。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