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這些表現表明孩子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度低,經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順心就會哭鬧、發脾氣。第二、缺乏與人交往和應對人際關系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呢?

  創設良好環境

  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系統的支柱,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環境包括實物環境、心理環境、語言環境等多層次、多側面的內容。應按照教育目的為幼兒提供新穎性、啟發性和引導性的設備、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調整環境時,也要經常豐富、補充和更替交換,以激發幼兒求知好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滿足幼兒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個幼兒感到安全、歡樂、自尊、自信,從而獲得成功。

  如新小班幼兒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與之分開時,會有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同時有的幼兒看到別人哭他也哭、別人笑他也笑,情緒不穩定。這時,我們會給孩子們准備一些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比如色彩鮮艷的毛絨玩具等等,或者在教室裡貼上幼兒與家長的照片,開設多個“娃娃家”活動區等,將教室裝扮成家的樣子。在日常活動中經常抱一抱、摸一摸幼兒,幫幼兒穿好衣物、脫鞋子,拍著幼兒睡覺,以動作、表情等各種方式向幼兒表示親近和愛撫,增強幼兒自身的安全感和對老師的信任感,使幼兒身心需要不斷得到滿足,這樣孩子就不會哭鬧,反而會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發揮游戲功能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得到良好發展。

  積極地正面引導

  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個體差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目標,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並認真做好充分的准備,包括物質材料准備和知識准備。在教育活動中多用鼓勵的方法,因人而異地指導幼兒,使幼兒表現得自信、主動。

  教師要廣泛搜集幼兒在幼兒園、家庭中有關的信息,善於發現幼兒的優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客觀、具體、明確地評價幼兒。如利用入園、離園、家訪、開放活動等時間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緒、行為等方面的表現,及時肯定幼兒的優點。日常活動時經常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進步,對幼兒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引導幼兒少與別人比,多與自己比,既指出他優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兒正確地評價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注意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點,我們在重視幼兒群體心理健康的同時,必須十分關注個體兒童的心理健康,實施個別教育。可以通過開展個別輔導的形式,對問題突出的孩子還要和家長聯系,咨詢專家,進行心理治療。

(實習編輯:梁子豪)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