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能混在樂隊裡裝模作樣,拿到跟其他樂師一樣的報酬。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美國經濟學家曼柯·奧爾遜將這種心理現象稱為“搭便車效應”。
“搭便車”的根源是一種投機心理,一方面,投機者抱著“就算我不做,總會有別人做”的想法碰運氣;另一方面,在集體行動中,一個人到底出了多少氣力往往難以考證,無形中給“搭便車”者提供了機會。
“搭便車效應”的危害非常大的,如果每個人都希望由別人承擔風險,自己坐享其成,這會抑制小組成員為小組利益而努力的動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搭便車”心理可能會削弱整個合作小組的創新能力、凝聚力、積極性等。搭便車的人多了,總體效率必然降低、甚至損害集體利益,出現所謂的“搭便車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組的規模較小,由於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對整個小組都有較大影響,其個人的努力與獎勵的不對稱性相對較小,會使“搭便車效應”明顯減弱;而且縮小規模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社會惰化現象會削弱,能夠取得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
(責任編輯:龔艷麗 實習編輯:練麗特)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