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旦生病,有些父母只知道請醫生診斷治療,卻不知道病孩同樣還需要良好的“心理護理”。病孩常見的心理變化有以下兩點:
孤獨感 平日兒童在幼兒園或學校與老師、小朋友一起生活十分充實。生病時躺在床上,面對四壁,時間一久,就感到寂寞、孤獨,精神憂郁。
不安感 吃藥、打針使兒童很害怕。有的家長平日以”不聽話就打針”之類的話語恫嚇兒童,這樣寶寶一旦生病.就會想到打針,而產生恐懼不安心理,大多兒童因患病後有許多不適,不像平常那樣無拘無束地玩,焦慮、煩躁受病痛折磨的病孩,心理上常感到焦慮、煩躁,似乎對什麼都看不順,如厭煩親人、玩具,拒絕打針、吃藥等等。
當病兒出現上述心理表現時,家長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這樣有利於克服疾病帶來的痛苦,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如給幼兒講最愛聽的故事,聽喜歡的音樂,來轉移病孩的注意力;較大的兒童可以對他們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從而解除孩子的顧慮;在患病期間,決不能恐嚇、威脅、打罵孩子;遇到病孩有某種不合理的要求,要慢慢說服,不可過分順從,以免日後不良習慣的發生和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