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台計算機,你裝了一個系統之後就整天把它擱置在那裡,你覺得這台計算機被實際使用了嗎?沒有。因為CPU整天運行的就是空閒進程。運行空閒進程也是一天,運行大數據量計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對於CPU來說同樣的一天,價值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腦也是如此。
善於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可以無形中比別人多出很多時間,從而實際意義上能比別人多活很多年。我們經常聽說“心理年齡”這個詞,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齡更大。有人用10年才能領悟一個道理,因為他們是被動領悟——只有在現實撞到他臉上的時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後還是不記得時時提醒自己,結果很快時過境遷拋之腦後,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個坑的時候早忘了曾經跌過跟頭了,像這樣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裡,否則遺忘的效率總是大過吃虧長的記性。善於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則能夠在重要的事情上時時主動提醒自己,將臨時的記憶變成硬編碼的行為習慣。
每個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樣快,但每個人的生命卻不是。衡量一個人生活了多少年,應該用思維時間來計算。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就呆在一個為他特殊建造的無菌保護室裡,沒有社會交往,沒有知識獲取,度過了18年,你會不會認為他成年了?
認為時間對每個人是均等的是一個錯覺,認為別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如果你正在學習一門專業,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數來衡量,很容易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投入了不少時間,然而其實,“投入時間”這個說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實際投入的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你可以“投入”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面,卻發現毫無進展,因為你沒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學習的東西常駐在你的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級。你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做夢的時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這件事情,你的CPU總是分配給它,這個時候你的思維時間就被利用到了極致,你投入的時間就真正等於了實際流逝的時間,因為你的CPU是滿載的。
如果你有做總結的習慣,你在度過一段時間之後總結自己在某某領域投入了多少時間,建議千萬不要粗略地去計算有多少天下班後拿起書來翻看過,因為這樣你也許會發現書倒是常翻,但領悟卻不見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時間不少,收益卻不見得那麼大。因為看書並記住書中的東西只是記憶,並沒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事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部分推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也是人一生中占據一個顯著比例的“暗時間”,你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游、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這段時間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將會產生龐大的效應。
能夠充分利用暗時間的人將無形中多出一大塊生命,你也許會發現這樣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麼的就是比你走得更遠。比如我就經常發現一些國外的牛人們為什麼不僅學習牛逼,連“業余”玩兒的東東也都搞得特牛逼,一點都不業余(上次在《How We Decide》上看到斯坦福的一個牛人,理論物理學博士,同時是世界撲克大賽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計獎金拿了六百多萬刀),你會奇怪,這些家伙到底哪來的時間,居然可以在不止一個領域做到卓越?
程序員們都知道,任務切換需要耗費許多額外的花銷,通俗地來講,首先需要保存當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夠順利切換回來,然後要加載目標任務的上下文。如果一個系統不停地在多個任務之間來回倒騰,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在上下文切換上,無形中浪費很多的時間。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務,就不會有此損失。這就是為什麼專注的人比不專注的人時間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務切換的暗時間看似非常不明顯,甚至很多人認為“多任務”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時候的確是),但日積月累起來就會發現,消耗在切換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另外,大腦開始一件任務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定時間來“熱身”,這個時間因人而異,並且可以通過練習來改變。舉個例子,你看了一會書之後,忽然感到一陣無聊,忍不住打開浏覽器,十分鐘後你想起來還要繼續看書,但要回復到當時理想的狀態,卻需要一段時間來努力去集中精力,把記憶中相關的知識全都激活起來,從而才能進入“狀態”,因為你上了十分鐘網之後這些記憶已經被抑制了。如果這個“熱身”狀態需要一刻鐘,那麼看似十分鐘的上網閒逛其實就花費了二十五分鐘。
如果閱讀的例子還不夠生動,對於程序員來說其實有更好的例子:你寫程序寫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開了一通會,寫到一半的代碼擱在那兒。等你開完會回來你需要多久能夠重新進入狀態?又或者,你正在調試程序,你已經花了二十分鐘的時間把與這個bug可能相關的代碼前前後後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構建了一個大致的地圖,就在這時,呃,你又被叫去開了個會(:D),開完會回來,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時間來回想一下剛剛弄清的東西了。
迅速進入狀態的能力是可以鍛煉的,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至少可以縮短到3-5分鐘。但要想完全進入狀態,卻是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實現的。所謂完全進入狀態,舉個例子:你看了3個小時的書,或者調試了半個小時的程序之後,往往滿腦子都是相關的東西,所有這些知識都處在活躍狀態,換言之你大腦中所有相關的記憶神經網絡都被激活了,要達到這樣一種忘記時間流逝的“沉浸”狀態(心理學上叫做“流體驗”),不是三兩分鐘的事情。而一旦這種狀態被破壞,無形間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傾向於創造大塊的時間來閱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樣有利於“沉浸”進去,使得新知識可以和大腦中與其相關的各種既有的知識充分融合,關聯起來,後者對於深刻的記憶非常有幫助。
要充分利用暗時間,不僅要能夠迅速進入狀態,另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能夠保持狀態多久(思維體力)。《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上有一段關於龐加萊的思考習慣的介紹,很有代表性。龐加萊經常在去海邊休假或者在路上走的時候在腦海中思索數學問題,很多時候解答就在這些時候忽然閃現。雖然我和龐加萊是沒法比的,但是常常也在路上想出答案,這真是一種愉悅的體驗。
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習慣。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包括我自己),工作了之後,要處理的事情一下多出了很多,不像在校園,環境簡單,生活單純,能夠心無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擾。工作之後的狀況就是,首先需要處理的事情變多,導致時不時需要在多個任務之間切換;另一方面,即便能夠把任務的優先級分配得比較合理,也難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還沒做的焦慮來,因為沒做完的事情會在大腦中留下一個“隱藏的進程”,時不時地發個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斷你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這裡就涉及到最後一個高效的習慣:抗干擾。只有具備超強的抗干擾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種種暗時間。抗干擾能力也是可以練習出來的,上本科那會經常坐車,所以我就常常拿著本大部頭在車上看,坐著看或者站著看都可,事實證明在有干擾的環境中看書是非常鍛煉專注能力的一個辦法:D 另外,經常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閱讀和思考,對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幫助。記得很久以前TopLanguage上大伙曾經有次饒有興趣地討論“馬桶時間”的利用,包括在衛生間放個小書櫃。(估計很多同學心有戚戚焉吧:D)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