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為什麼我們會忽視抑郁症?

    一個45歲的教授,幾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一個退休的心理醫生,一個貼心的丈夫和一個大學生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嘛?這些人正在經歷臨床抑郁或者密切的與正在經歷臨床抑郁症而接觸而不自知。

    在今天這個有這麼多可利用的信息的年代,抑郁症怎麼可能仍會走向未確診從而不被治療的(境地)呢?也許這就是這個誇張或半誇張的博客“抑郁症1第二部分”為什麼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的部分原因了(除此之外這篇文章實在是特別具有創造性)。這裡有一些為什麼聰明的人會錯過抑郁症症狀的原因:

    1、抑郁症會悄悄爬上你身

    並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嚴重到讓你不能停止哭泣或者起床。對於很多人來說,憂傷的感覺表現為逐漸對生活中的活動失去興趣。那些曾經有趣的事情,現在看來顯得並不重要和膚淺。你不再想要去你朋友的生日派對,所以你編造了一個借口。你開始覺得那些曾經吸引你的書本或者電視節目變得那麼無聊。你沒有發現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與別人疏離,把自己鎖在房間裡,花更多的時間一個人獨處。

    2、抑郁似乎是對生活的挑戰所作出的合理應對

    因為抑郁症經常惡化或可能被失敗或壓力觸發,你認為你正在對你生命中實在是痛苦的一段時光做出合適的應對。也許你剛和男朋友分手,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學校的功課也做得不好,或者搬離了一個支持性的環境。甚至連當你的生活環境好像開始變好的時候,你都不能從中擺脫出來,你沒有意識到你的消極情緒狀態已經存留了好幾個月甚至幾年。

    3、有些抑郁症表現為易怒而不是悲傷

    抑郁症最普遍被誤解或者被忽視的表現之一就是高度敏感或者易怒。你身邊的人跟你說你時常很狂躁2。你看起來對每件小事都很煩躁。那些你過去不喜歡的人或者活動現在變得無法讓你忍受。我的一個客戶莎莉,因為對著電視的廣播員大吼大叫和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想批評和品頭論足一番,而令她的丈夫和孩子感到心煩。只有當我詢問莎莉是否可能是抑郁症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她睡得過多而且沒什麼胃口。她從來都不覺得傷心,只是不停地發怒。

    4、有些抑郁症表現在極端焦慮

    許多人沒有認識到焦慮是抑郁經常的伙伴。馬克,一個地方大學生,因為對考試焦慮的麻痺和社交恐懼而來找我。因為他不覺得悲傷而且從不哭,他把他的問題全都歸於他的害怕。在經過一個徹底的評估後,發現他自高中以來體重一直在逐漸增加,睡眠也有障礙,對運動的興趣下降(這曾是他所熱愛的),馬克開始認識到他的焦慮是他抑郁症的眾多症狀之一。

    5、如果你一生都很抑郁,那麼這只是看起來平常的事

    我和蘭德爾一起工作,一個對抑郁只字不提的54歲的數學教授。在他年輕的時候,他甚至有過自殺的想法。蘭德爾的媽媽長年不開心,他的爸爸是一個酗酒者。被這樣不開心的一家人包圍著,他認為他的情緒狀態這樣很正常。他從來沒有想過,她也許可以學著更寬容地對待自己。開心,對蘭德爾的世界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6、已經被提高到面對任何形式的痛苦都沒有感覺了

    賈斯廷娜因為她的孩子在適應學校生活有困難而來就診。她一直堅信,她的生活過得很好。直到她的孩子告訴她他不想去上學,因為他的媽媽可能會傷害她自己時,賈斯廷娜才開始講述她每天早上都很難起床。隨著話題深入,她講到她成長在一個高度宗教信仰的家庭中,不被允許抱怨。她的父母教育她為她在這個世界所享有的生活抱有感恩的心,因為這個世界還有人忍受著貧窮和宗教壓迫。賈斯廷娜對她所知道的她的個人劣勢阻止了她談論她的不好感受而感到羞愧。

    7、你感到無望,相信沒有什麼會改變你的感覺

    另一類人群僅僅是迎難而上,相信沒有任何人會來提供幫助。由於抑郁引起人們退出生活,停止接觸其他人,和被不安全感和焦慮固定化,他們的不幸是無法改變的這個想法就變成了一種自證預言3。正是親人或愛人所試圖要去提供的幫助:勸告抑郁的人去鍛煉,多到外面去,少喝酒,和多看好的一面,多看陽光的一面,才使得抑郁症變得不那麼可能。

    心理百科:

    【1】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抑郁症臨床症狀典型的表現包括三個維度活動的降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另外一些患者會以軀體症狀表現出為主。

    【2】狂躁:躁狂抑郁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特點是情緒高漲(躁狂)和情緒低落(抑郁)反復交替發作,通常起病於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躁郁症可以表現交替性的抑郁和狂躁。

    【3】自證預言:自證預言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通俗的說,自證預言就是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如:你認為你的英語肯定不及格了,於是你就用不及格的態度來面對英文(當事人不自知)。考試完了之後往往就是不及格,於是又再一次確認了你的印象。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