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動態系統,因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復雜多樣的。既有社會因素,又有家庭因素和學生個體因素,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於個體的結果。
1. 社會環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會環境往往對心理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道德觀念、價值評價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上的經濟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誤區和“精英主義”情結壓迫著學生的心靈;泥沙俱下的大眾傳媒內容,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都給大學生的心靈帶來強烈沖擊,暗中潛滋學生不健康的心靈;各種觀念的碰撞、各種文化的差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等,都使他們感到困惑、混亂、矛盾、茫然、緊張、不知所措;觀念動蕩的壓力、經濟危機的壓力、擇業就業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壓力、貧困學生的生存壓力、學業壓力——各種各樣的社會壓力從不同方面向學生壓過來,特別是就業問題,大多數學生都意識到,畢業就意味著失業。恐慌、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更有甚者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上述原因如塊塊巨石壓在他們的心頭,又如一張無形的網將他們死死纏住,在這種負擔下,他們的心理很難承受。當心靈被壓得扭曲變形時,他們也就走上了偏邪的心理歷程。
2. 家庭環境的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人的個性會產生很大影響。人的先天素質只為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關系到子女能否健康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大多數與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有關。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往往影響子女的身心發育,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產生冷漠、孤僻、早熟、自卑和孤獨的心理;父母關系緊張,經常吵架甚至武力相加,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經常沖突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膽小憂郁,對人缺乏信任,而且具有敏感多疑心理,難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家庭氣氛過於沉默或嚴厲,缺少民主環境,使孩子從不敢大聲講話、自由說笑或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見解,這樣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過分抑郁;而放任式的家庭又導致子女任性散漫、無組織無紀律、頑皮的個性;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一味的嬌慣、縱容、滿足子女的一切願望和要求,使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很弱,稍有磨難便一蹶不振;還有的學生離開父母生活無法自理而痛苦不堪,甚至想退學,或心理失衡走向極端;還有的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通過高期望值來施加壓力,讓兒女實現其光宗耀祖的理想,易使子女產生壓抑,一旦受挫,心理防線便崩潰,導致心理障礙。
3.青春期因素
大學生基本上處於青春期的中後期,心理的發展正在完善過程中,他們所處年齡階段正是一個心理變化最激烈、最明顯的時期,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滿好奇與渴望的心理轉折期。這一時期心理發展不平衡,情緒不穩定,處於家庭和社會二者若即若離的關系中。然而青春初期所造成的心理被動遺留下了許多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當時只顧埋頭備考而壓抑下來的,到了大學後,沒有師長的嚴格管束,壓力驟然減輕,心理上卻感到極度的不適,於是產生了各種心理困惑。如有的學生青春初期對自我形象的認同還未徹底解決,到了大學,看到別人俊美潇灑,總感到自慚形穢,長時間調適不好則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信心;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性生理已經發育成熟,性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向往與介入朦胧的校園愛情,他們開始關注異性、渴望與異性交往,但由於缺乏交往經驗,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被異性看不起,反而更加封閉自己,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還有的學生因別人的成績比自己好,出於嫉妒心理,到處找別人的弱點,說別人的怪話,不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趕上別人,而是企圖用這種辦法擊垮對方;另外,大學生雖然生理發育成熟,心理上卻不夠成熟,心理狀態仍帶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賴性和沖動性,兩者之間的落差,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還有一些學生,成長順利,一帆風順,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力低,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
4.個人素質因素
在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其實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於個體心理素質的差異、心理壓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會產生心理障礙,有的人卻沒有。一項調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中,大部分人的性格屬於內向不穩定型,屬於粘液質或抑郁質,即他們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損傷性和對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缺陷表現為:內向、心胸狹窄、抑郁性高、神經質、多愁善感又難於表露,自卑感重,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比較困難,活動范圍狹小。所以,個體心理素質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之一。
5.心理沖突因素
青春期的大學生正處於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階段,這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危機的時期。諸如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感情與理智的矛盾,依賴性與獨立性的矛盾,心理困惑與尋求理解的矛盾,自我價值與社會標准的矛盾。這些矛盾如果解決不好,長期處於矛盾的沖突中,再加上情緒控制力的局限,因此常出現思想上搖擺不定,行動中忽冷忽熱。這種心理沖突常給人以挫折感,極大地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它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發揮。長時間的心理沖突甚至可以引發人的厭世、頹廢和絕望。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