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一些中學通過開展積極的課外活動為高三學生減壓。
臨近高考,考生和家長的心情愈來愈緊張,有些考生出現了失眠、焦慮、煩躁等問題。有資料顯示,90%以上的高考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是:考生壓力過大,精神負擔過重,期望值過高,缺乏自信,家長教育方式不當等。如何讓考生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在考場上發揮最好的水平?
考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據心理專家介紹,自4月份開始,高考學生和家長到心理門診咨詢和就診的人數明顯增多。考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包括了:失眠,他們往往表現為無論多麼疲倦都難以入睡;個性的改變,原先活躍的個性變得孤僻,常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愛說話,不喜歡和別人接觸與交流;注意力不集中,大腦一片空白,學習效率低下;感覺精力下降;出現煩躁情緒,因為這時考生急切地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卻總感覺力不從心,學習效果極差,所以很容易出現這種情緒。專家表示:“失眠問題尤為突出。”
據介紹,考生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主要由考生個人的綜合素質所決定,包括考生的人生觀、應急能力以及性格。缺乏自信;缺乏主見,容易被暗示;個性孤僻,缺乏興趣,太過專注於學習的個性往往更容易產生考前的心理問題。
“高考是考生所面臨的重大關口,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考生感覺競爭激烈,心情緊張,這是正常的反應。適度的緊張和壓力能夠激發人的潛能和前進的動力。”專家認為,但是如果緊張情緒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就需要進行心理調適。
考生心理如何調整
專家建議,考生首先要學會自己的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種啟示、提醒和指令,它會告訴你注意什麼、追求什麼、致力於什麼和怎樣行動,因而它能支配影響你的行為,積極的心理暗示是一種正向的提醒和指令,會引導人潛在的積極動機,產生積極的行為。通過積極暗示,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態、情緒、意志及能力,考生可以經常對自己進行積極暗示,告訴自己“我行”、“我完全有能力應對考試”、“我已經准備好了”等等,在這種自我調整的作用下,能夠很好地消除心理壓力,從而消除焦慮,放松心情。
還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適當降低期望值,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要正視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智力差異,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成績,制定的目標要符合自身的能力。”考生要經常勸慰自己:只要努力了,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都無愧於心,也無愧於父母。
1 2 3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