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檢查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日常檢測除了需要化驗空腹血糖、餐後血糖以外,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血糖控制的金指標,能體現患者2~3個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也應該每兩到三個月復查一次。高血壓、血脂異常症作為糖尿病的姐妹病,血壓和血脂指標也是需要經常注意的。而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作為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常見微血管並發症,同樣應該引起大家重視,一般要求至少半年到一年檢測一次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洩率。另外,還有兩項檢測也很重要,那就是糖尿病患者常需要到醫院進行的血胰島素和C肽的檢測。
血胰島素檢查 血胰島素檢查,可以判定糖尿病患者是1型患者還是2型患者。主要適合於沒有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在空腹及餐後2小時抽血進行測定,正常情況下空腹胰島素水平應該為5~30μu/ml,而餐後水平應比空腹高出4~5倍。如果病友的胰島素水平明顯降低,就稱之為絕對缺乏,可見於1型糖尿病;如果並沒有明顯減少,而表現為血糖升高,就稱為相對缺乏,是因為胰島素發揮作用的環節出現故障,常見於存在胰島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血清胰島素檢測,包括空腹和餐後胰島素分泌水平檢測。一般常與糖耐量試驗(OGTT)試驗同步進行檢測。通過檢測血清胰島素水平,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病情的嚴重程度,並有助於判別預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幾種病情類型
首先是胰島素抵抗型(分泌增高型),表現為空腹胰島素水平正常和高於正常,進食後胰島素峰值明顯高於正常。表明胰島素分泌功能正常和偏高,提示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此型多見於肥胖的糖尿病人。治療主要以平衡飲食或增加運動量為主,不用藥或僅用胰島素增敏劑即可,以最大限度減輕胰島負擔,有利血糖長期穩定的控制。
其次是胰島素釋放障礙型,表現為胰島素反應曲線呈遲緩上升,高峰後移,病人多為消瘦或40歲以上的中年人,胰島病變大多輕微,為β細胞功能障礙型,此型病人除平衡飲食和增加運動量外,應用胰島素增敏劑為主,適當加用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的藥物,可以改善胰島素高峰時間,使胰島素釋放趨於正常。
再次是胰島素分泌缺乏型,多見於青少年或2型糖尿病後期,胰島素分泌曲線低下,應接受胰島素治療,在治療中還應適時進行血胰島素分泌水平測定,以監護病情發展。
另外,還可表現為胰島素缺乏和胰島素抵抗同時存在,多見於2型糖尿病中後期,此類病人早期雖是胰島素抵抗,但卻長期應用刺激胰島素的藥物,致使胰島素功能逐步衰竭,最終可導致體內胰島素的缺乏。此類病人應加用胰島素增敏劑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以減輕胰島負擔,待血糖控制後,再逐步減少刺激胰島產生胰島素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