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diarrhea)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種常見症狀。一般是指大便次數多於正常人或大便性狀發生異常改變。正常人每日大便1~3次,糞便胃黃色、成形軟便。發生腹瀉時,糞便性狀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時脂肪增多,帶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含有膿血。
大便次數超過3次,為慢性腹瀉。臨床上根據腹瀉時間長短,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腹瀉兩種。發病急,病程短,多在數小時至數天稱急性腹瀉(acute diarrhea)。若起病緩慢,或急性發病,但以後症狀間斷或持續發作,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腹瀉(chronic diarrhea)。
那麼引起慢性腹瀉的常見疾病有哪些呢?
按照病因一般可以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遠遠少於非感染性腹瀉。
1. 感染性腹瀉常見的有:厭氧菌性腸炎、小腸或結腸腸結核、慢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鉤蟲病、絛蟲病、梨形鞭毛蟲病和血吸蟲病等。
2. 非感染性腹瀉常見疾病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放射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結腸癌、血管活性腸肽瘤、胃泌素瘤、類癌綜合症、黑色素斑-胃腸多發性息肉綜合症、慢性假性腸梗阻、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慢性胰腺炎、原發性胰腺萎縮、whipple病、盲袢綜合症(blind loop syndrome)、短腸綜合症(short bowel syndrome)等。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