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腹瀉的疾病很多,可以是原發於腸道本身的病變,也可以繼發於腸道以外的其他疾病。腸道本身病變引起的腹瀉一般分為功能性與器質性兩種。
腸道沒有具體的病變,由於長期服用瀉藥、某些致敏的食物及藥物過敏、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的腹瀉,為功能性腹瀉。此類腹瀉一般為無痛性粘液性腹瀉。無陽性體征,無體重減輕及貧血。
器質病變是指腸道本身病變引起的腹瀉,肛腸科常見的引起腹瀉的疾病有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憩室病、腸道腫瘤以及缺血性結腸炎等。還有一些特殊的結腸炎,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腸結核以及腸道寄生蟲病等,也有腹瀉症狀。
腹瀉常常伴有其他的症狀,腹瀉伴有臍下痛疼、排便後痛疼緩解,常提示為結腸的病變。腹瀉與便秘交替者,常見於腸結核、結腸癌及結腸過敏等病。腹瀉伴有裡急後重常見於慢性菌痢、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腹瀉伴有腹脹,見於慢性的不全腸梗阻。腹瀉伴有腹部壓痛,常見於菌痢、結腸癌、腸結核、克隆氏病、結腸憩室炎等。腹瀉伴有腹部腫塊時,應考慮結腸癌、增生性腸結核及克隆氏病等。有時結腸痙攣導致的腹瀉,也出現腹部腫塊,但時有時無。老年人便秘患者於左下腹扪及腫塊者,多為糞石的可能性為大。 慢性腹瀉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寄生蟲和癌證後,常被診斷為腸激惹綜合征,但是許多患者用解痙劑等藥無效。
habba等給19位患有慢性腹瀉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消膽胺,這個藥物可以治療膽囊切除後出現的腹瀉,能與通常儲存在膽囊中的膽汁酸結合。結果19位患者服藥後症狀在24小時內均得到改善,每天腹瀉4到10次的患者服藥後達到每天大便一次。
切除膽囊的人約10%由於膽汁產生過多會患慢性腹瀉,通常在飯後立即腹瀉。研究中的19位患者雖然沒有切除膽囊,但是其症狀也是飯後即瀉。檢查發現他們的膽囊功能低下,測試分值為0到正常值的42%。
研究者指出,大規模的研究仍需進行,但是如果患者的腹瀉找不到其他原因時,應考慮檢查膽囊功能,若低於正常,可以嘗試服用消膽胺來治療。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