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家具,用濕拖把擦地板,室內還可養魚、養花,或者使用加濕器等。
另外,室內需保持一定濕度。秋季氣候干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干、咽燥、便秘、皮膚干裂、毛發脫落等症狀。
秋季夜裡涼風習習,人們易受“賊風”侵襲。若“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易得偏頭痛,甚至發生口眼歪斜流涎;“賊風”吹在腹部,會引發腹瀉;“賊風”吹在暴露於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於緊張性收縮狀態,讓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困乏無力。故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
秋天的最佳睡眠時間為子時(23:00-:00)入睡,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早晨5:00-6:00起床,午後小憩,約一個小時,也可因人而異。
首先要做到早睡早起,以應秋候。秋季早睡可以“收藏陰精,內斂肺氣,使志安寧”。早起,可以“舒達陽氣,使肺氣清,怡神寧志”。
楊主任表示,早秋以熱、濕為主;中秋前後較長一段時間又以燥為主;而到了深秋、晚秋,卻又以涼、寒為主。因此,人們在睡眠、居住、衣著等起居的各個方面,都要提高警惕,注意養生。
金秋三月,氣候變化較大,俗語所說的“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形容的正是這個時候的天氣特點。
最佳睡眠時間為23時至時
因此,老年人要度過一個輕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晚年生活,在秋季就要順應季節特點,調攝精神,以“收”為要,做到“心境寧靜”、“清心寡欲”,保持與人為善、待人以寬、樂觀向上、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態。
楊主任說,中醫講究“情志有序,氣降神清”。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草枯葉落,花木凋零,老年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淒涼、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同時它也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
順應季節特點 做到心境寧靜
由於秋天氣候多變,乍寒乍熱,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應注意保養肺氣,避免發生呼吸系統疾患。
楊主任表示,對於任何一種運動來說,老年人的運動強度都應適宜,避免動之過劇,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
老年人此時要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可以適當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做操、球類運動等。
“大家都知道,運動是任何藥物都無法代替的健身良法,秋天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養’階段,陰精陽氣都處在內養收斂的狀態,故秋季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個原則。”楊主任表示。
適當參加活動 避免動之過劇
老年人應平衡飲食,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及水果,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吃富含纖維物質的食品,多飲水。秋季最適宜的飲食有玉米,豬肉,鴨肉,胡蘿卜,百合,白木耳,杏,桃,香蕉,葡萄,枇杷等。老年人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來選擇藥茶、藥膳、藥浴及中藥穴位貼敷以祛風通絡,養陰潤肺,斂肺滋腎,滋潤相使。
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而且對老年人的消化有幫助,稀粥裡可加一些養胃鍵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秋季飲食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多食性平味甘的食物。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適當進行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飲食可吃一些甘淡、溫潤之品,既能補脾胃又能潤肺腸;忌食苦寒之品,以防津傷。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
楊主任介紹,老年人應遵循秋季變化的規律,科學調整飲食,既要補充夏季的消耗,又要避免胃腸負荷過重,並要為過冬做好藏的准備。
玉米、豬肉、百合等為最佳飲食
■秋季飲食
秋季即農歷七月、八月、九月,這幾個月易出現皮膚干燥等症狀,同時氣溫開始下降,這時老年人的養生也需適應季節變化,在“養收”原則的基礎上,保養體內陰氣,做到養陰防燥,潤養五髒。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