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腳去病:趾甲趾甲只要略微與甲床脫離,那地方就可能受到真菌的感染,解決的辦法就是勤剪趾甲,以免趾甲意外斷裂。另外,趾甲尖向內彎曲生長並戳到肉裡,通常是由於剪趾甲不當造成的,所以剪趾甲不要留下一個尖,而且兩個邊角處不要剪得太短,否則趾甲就能穿破皮膚而向肉裡生長。
暖腳防病:適當保暖“寒從足起”,冬天要特別注意。腳掌遠離心髒,血流供應少,表面與上呼吸道,尤其鼻粘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所以忽視腳腿的保暖,易傷風感冒。秋冬時節,耐寒力差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搓腳舒筋:脫掉鞋,把一個網球大小的球狀物頂在腳心,來回滾動一兩分鐘,這樣能夠幫助你防止足弓抽筋或者過度疲勞。
晃腳解乏:取仰臥位,兩腳抬起懸空,然後搖晃兩腳,最後像蹬自行車那樣有節奏地轉動,每次做5―6分鐘。此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感。
捶腳健身:用一根捧捶輕輕捶擊腳心,每次50―100下,使之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左右腳各做一遍。通過捶擊來刺激腳底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動趾健胃:日本醫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經絡理論認為,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故腳的二趾、三趾粗壯有彈性。另外,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赤腳健美:在家中脫掉鞋襪赤腳行走,到少可以獲得以下幾點好處:一是可鍛煉腳心不著地的“部分”,而這部分又是人體平衡的重要支撐點,如果人體平衡功能不強,體內各部位負擔不一,就會導致健康質量下降。二是打赤腳可使五個腳趾保持一定間隔自由運動,而不是像穿上鞋襪那樣緊緊貼在一起。正是因為腳趾之間協調的動作,人的行走姿勢才健美、自然,故赤腳鍛煉不僅強身,而且健美形體。
摩腳美容:面部皮膚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疖瘡等,其余大多與人體內環境的失調及系統的功能紊亂有關,如痤瘡、黃褐斑、濕疹等。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及局部器官、組織、細胞的自動調節,使機體內環境達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具體做法是每次先將全足按摩3—5遍,再有針對性地按摩,如痤瘡多按摩足外側的孵巢(睾丸)反射區;黃褐斑可按摩右側足底的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區:濕疹則按摩足背部的面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區。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鐘。
曬腳強體:早晨或傍晚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鐘,專家稱之為腳心日光浴。此法的妙處在於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直射腳心,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髒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法對佝偻病、鼻炎、貧血、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浴足養生:浴足與通常的洗腳相似,但不盡相同。開始時水不宜過多,浸過腳趾即可,水溫在40—50℃。浸泡一會兒後,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以上,水溫保持在60℃左右。同時兩腳不停地活動或相互搓動,以促進水的流動。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身上感到微熱炎上。若用冷熱水交替浴足,還可收到治療頭痛、失眠、心絞痛、鼻炎支氣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中醫經絡學說認為,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腳背、腳底、腳趾間匯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學家還認為腳是人體第二心髒,腳掌上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是人體的保健“特區”,充分開發這個“特區”的保健潛能,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腳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幾種。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