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心情保鮮”的說法,即讓人心情處於良好,正性,新鮮有活力的狀態。研究發現,這樣做對健康非常有利。而且,“心情保鮮”特別適合於老年人。眾所周知,人到老年,讓人心情不好的事情似乎也多起來了a事實上,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心理學家與精神醫學家都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大,聽覺與視覺衰退,軀體疾病增多,人際交往減少,都可致使有些老人從環境中退縮,變得孤僻、情緒低落、緊張焦慮,常有怨恨情緒或易發脾氣。
但這些並非是老年人的必然現象。事實上,只要掌握了下面這些“心情保鮮”的技巧,並在生活中加以實踐,每一位老年人都可以擁有一份良好、鮮活的心情。
1 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用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可延緩大腦退化,保持生命活力。因為積極的生活態度能刺激人體的適應功能,遏制疾病的產生與發展。相反,消極的生活方式會削弱機體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從而加重疾病,甚至加速死亡。
2 保持家庭和睦 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能避免產生孤獨感。但有的老年人因思想守舊,固執,看不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變化,而與子女產生意見分歧,致使家庭關系緊張。這既影響家庭關系和睦,更不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對此,老年人應采取豁達,樂觀的態度,以保持家庭關系和睦。
3 培養興趣愛好、加強交往 健康的興趣愛好和積極的交往可使人從中找到許多樂趣,排除孤獨,忘卻種種煩惱,從而起到調節情緒、愉悅身心、保持心理平衡的作用。據調查,長壽老人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征是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同集體保持密切聯系。
4 適當運動勤用腦 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要勤於用腦。適當的體育鍛煉和腦力活動不僅能促進全身和大腦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還能使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從而對身心健康起到積極作用。
5 用正確態度對待疾病 隨著年齡增大、身體器官的衰退,老年人大多會體弱多病。能否正確對待疾病,對老年人身心健康將產生很大影響。如果遇到疾病就驚慌失措,不但不利於疾病康復,還容易加重精神負擔,導致心理疾病產生。相反,也不要諱疾忌醫,隱瞞病情,而錯過及時治療的良機,造成病情加重。
6 提高心理素質,參與公益活動 要以理智的方式看待各種問題,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心態,使心情始終保持平靜。適當多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多獻一份愛心,不但能讓自己覺得對社會有用(消除“人老了無用”感),還能從內心感到欣慰和滿足,這對保持心理健康大有益處。
7 注意勞逸適度 盡管需要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鍛煉,但在此過程中,切不可過度勞累,還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