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養生學家都提倡“五谷為充”的健康飲食理念,也就是說人體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主食。據專家介紹,玉米、谷子(小米)、水稻(大米)、小麥、大豆等谷物能為人體提供70%左右的能量,40%—50%的蛋白質,同時也是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由此可見,谷物在人們飲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棗,又名紅棗,屬於藥食兩用之品。傳統中醫學認為,其能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有生津潤肺除燥、養血滋肝息風、療脾胃衰弱的功效,因此被列為藥中上品。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大棗還含有三萜皂苷類、生物鹼類、黃酮類、有機酸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延緩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保護肝髒、增強體力、抗過敏、抗腫瘤等作用。
如能將大棗與大米、小米或糯米同煮為粥,即可有不錯的保養效果,因而,民間也有“ 若要皮膚好,粥裡加大棗”的說法。但專家特別提醒,在用大棗熬粥時最好將大棗剖成幾塊,這樣有利於熬出棗中有效成分,增加食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棗性溫,食用過多會助濕生痰蘊熱,有濕熱痰熱者不宜食用。
春天多吃大棗山藥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的飲食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事情。因為這季節陽氣生發、生機盎然,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疾病易流行,合理的飲食可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指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些食物中,首推大棗和山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吃山藥或大棗,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將大棗、山藥、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幾率,因此非常適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甘味的食物還有:
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多吃一些。此外,要少吃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它們會阻礙春天體內陽氣的生發;多吃大蔥、生姜、大蒜、韭菜、洋蔥等溫性食物,能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
對於患有膽結石和肝炎的人而言,春天在飲食方面除了要注意遵循“省酸增甘”和“養陽”的原則外,還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以防肝膽疾病復發。常被咽喉疼痛、口臭、便秘等“上火”的症狀困擾的人,可適當多吃點養陰潤燥的食物,如蜂蜜、梨、香蕉、百合、冰糖、甘蔗、白蘿卜等,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