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急救 >> 急救知識 >> 急救常識

別小看車禍骨折 急救有講究

    今年春節,小趙駕車帶妻兒老小出游。途中,孩子要吃水果,爺爺老趙就下車去買蘋果,不料,過馬路時被後面來車撞倒,雖神志清醒,但不能爬起。小趙急忙下車查看,發現他左大腿有假關節(曲折)變形,左腳尚能活動,右下肢活動尚好。老趙自述腿痛、腰痛難忍,不敢活動,自己說肯定發生了骨折。小趙一急,懇請圍觀者幫忙,七手八腳的將老趙抬上自家車的後座,急速開車送往醫院。到醫院門前,小趙又將老爸背進急診室。你說也怪,這一折騰,老趙除了腰疼外,腿卻不覺疼了。醫生檢查發現,傷員神志清醒,貧血貌,脈搏120次/分,血壓80/50毫米汞柱,其左大腿明顯腫脹、淤血,中段出現假關節畸形,檢查時活動下肢,病員不知疼痛,而且雙下肢均失去知覺,不能自主運動。再查脊柱,見胸腰段椎體似有後突角度畸形,有淤斑和明顯壓痛。經x線片等檢查,最後診斷:左股骨中段橫斷骨折,合並巨大血腫;胸11、12椎體骨折,合並脊髓損傷,截癱;貧血;休克。

    醫院在積極輸血補液、抗休克的同時,進行了骨科、神經外科會診,在老趙血壓回升平穩後,行急診左股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脊椎椎板減壓探查骨折片清除術。術中發現骨折片嵌入壓迫脊髓,幾乎橫斷損傷。術後,老趙的股骨骨折愈合良好,但脊髓損傷未見明顯好轉,已經3個月了,雙下肢依然癱瘓無知覺,大小便失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肇事、工業傷害、運動損傷、意外事故等也日益增多,其中,骨折是最多見的外傷之一。而骨折的初期搶救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傷員的康復、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別是現場急救和運送更是至關重要,處理不當,會加重損傷,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如上文中的老趙就是一例。

    初期救護不當可導致繼發損傷。外傷直接造成的損傷為“原發損傷”,而因為檢查、搬運等造成的二次損傷叫“繼發損傷”。老趙的脊髓損傷並不是在外傷時直接受損的,因為傷後當時他的左下肢還疼痛難忍,腳能活動,右下肢活動尚好,說明當時他的脊髓還沒有損傷;而到醫院後,他的雙下肢卻失去感知覺和運動,很顯然,是搬運過程中造成的二次損傷導致截癱。如果他原地不動,呼叫“120”救護車來,醫務人員會在保持脊柱平直的情況下,將其穩妥地移動到硬板擔架上,並進行固定後再接回醫院,那樣,他完全有可能避免發生截癱。脊柱骨折不一定脊髓損傷,但最,,它扭曲或折疊式搬動,碎骨片容易嵌插損傷脊髓。老趙的教訓提示我們,必須重視外傷骨折病人的現場搶救。

    外傷現場,首要的是生命救護。遇到危及生命的嚴重外傷,如顱腦損傷、胸外傷、血氣胸、內出血等,不可忙於處理骨折,此時第一重要的是維護生命:止住大出血(手壓或繩帶結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暢(吸痰、摳出口咽堵塞物、抬起下颌、拉出舌頭等);呼吸停止的要實行人工呼吸;心髒停跳的要就地心髒按摩,實行心肺復蘇。只有在傷員生命得以維持,病情穩定後再處理骨折,千萬不可因小失大。

    確定或疑似骨折,必須現場固定。骨折伴有開放傷口和出血時,應先止血、消毒和包扎傷口,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對不同部位的骨折進行必要的固定。恰當的固定,可以減輕斷骨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減輕傷者的痛苦,有利於骨折愈合,避免合並症的發生。不同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不同,具體做法如下:

    ●頭頸部損傷頭部損傷,尤其是頸椎損傷,搬動時應特別小心,要保持頭頸部與軀干成直線位置。有條件最好用頸托固定頭、頸部,防止骨折移位壓迫頸部脊髓,造成突然死亡或高位截癱。沒有頸托,可以兩肩作支持,在頸部兩側填塞大量棉花,將兩塊能折曲的厚紙板做夾板,按正常人的頭形彎曲成適當曲度放在兩側,頭頸背下放一硬板墊軟墊後,從軀干開始向上包扎,以固定肩胛、背及頭部。

    ●肩部嚴重損傷時 在腋下墊一軟墊,然後將上臂固定於胸壁,再用三角巾托住前臂。

    ●上臂骨折固定法 手臂屈曲,夾板放在內外側,繃帶包扎固定,然後三角巾懸吊傷肢。

    ●前臂骨折固定法 先將木板或厚紙板用棉花墊好,放在前臂前後側,用布帶包扎,肘關節屈曲90°,再用三角巾懸吊。

    ●大腿骨折固定法 將傷肢拉直,夾板放在內外側,外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至腳跟,內側夾板較短,放至大腿根部,關節處墊好棉花,然後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如現場無夾板可用,可將傷肢與好腿並排擺正,用三角巾纏繞固定。小腿骨折固定與此類似。

    ●脊椎骨折固定法 脊椎骨折往往病情嚴重,嚴禁不經固定而隨意搬動。應在保持脊柱穩定的情況下,將病人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傷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

    固定骨折所用的夾板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用替代物,如書刊、紙板、木棍、樹枝等。固定夾板的繃帶可用破舊衣服、床單撕成條狀代替。

    注意防范骨折合並症。

    (1)創口感染。開放性骨折易有感染,可發生化膿性骨髓炎、蜂窩組織炎、敗血症、破傷風、壞疽等。一旦發生感染,不僅會導致骨不連,有時會性命難保,所以,要求傷後現場能做清潔處理,不可隨便用水洗或亂敷藥粉(包括消炎粉、止血粉等),只可用干淨的紗布棉花繃帶包扎,到醫院及時作好清創術及使用抗菌素,預防和控制感染。

    (2)血管損傷。鄰近骨折的大血管可被刺破或壓迫,引起肢體循環障礙,重要的動脈損傷可引起肢體壞死或缺血攣縮,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損傷肱動脈、股骨下端骨折及胫骨上端骨折可損傷胭動脈、鎖骨骨折可損傷鎖骨下動脈,重要的靜脈損傷也可造成嚴重的後果。動脈傷的表現:傷口搏動性出血,或局部有搏動性血腫迅速擴大,並有明顯的腫痛,肢體遠側血管摸不到搏動或很微弱,溫度低,顏色蒼白。對可疑動脈損傷要加壓包扎、迅速轉運到醫院,及時探查處理。

    (3)神經損傷。對骨折傷員,都應檢查患肢的運動和感知覺,判斷有無神經損傷。如上臂肱骨干骨折,可有桡神經損傷;肱骨內髁或內上髁骨折,可合並尺神經損傷;桡骨下端骨折可傷及正中神經;腓骨頸骨折可傷及腓總神經等。

    (4)缺血性攣縮。肢體由於嚴重缺血,造成肌肉壞死或攣縮,因神經缺血和瘢痕壓迫,常有神經部分癱瘓,使肢體嚴重殘廢。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上肢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等。造成肌肉缺血的原因,有的因為小夾板或石膏過緊,影響靜脈回流和動脈血供;有的因為動脈受壓、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痙攣引起。缺血攣縮的早期表現:桡動脈搏動變弱或消失,手指和腕呈屈曲,不能自動伸指和伸腕,被動活動也受到限制並引起疼痛,手和前臂麻木,發冷或脹痛,如不即時處理,肌肉即漸壞死,形成瘢痕攣縮。

    要預防攣縮主要是小夾板或石膏固定不可過緊,發現固定遠端血運障礙(蒼白、發冷、疼痛、搏動消失),應立即松解,否則後果嚴重。

    (5)內髒損傷。如骨盆骨折,碎骨可刺破膀胱、尿道和直腸;肋骨骨折可刺破胸膜和肺引起血氣胸;顱骨骨折常合並顱腦損傷、顱內出血等。對內髒損傷,要優先緊急處理,待傷員全身情況允許時及早處理骨折。

    (6)脂肪栓塞。少見,一般認為骨折和手法復位後骨髓腔內脂肪進入破裂的血管內,引起肺或腦血管脂肪栓塞。對脂肪栓塞尚無特效療法,應注意預防,急救時要妥善固定骨折,復位時手法要輕柔,包扎壓力避免過大。

    如果人們能吸取老趙在忙亂中造成的再損傷教訓,做到穩步、快速、合理地搶救骨折傷員,許多繼發損傷和合並症都是可以避免的,傷員就能得到滿意的康復。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