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機體對刺激的一種具有防衛作用的反應,是多種疾病的早期症狀或惟一症狀。長期疼痛可致免疫力下降,持續疼痛還可導致抑郁。但是,何種情況下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什麼情況下可自行服用止痛藥,什麼時候該看醫生,很多人並不清楚。還有些人身體一旦出現疼痛,不是積極地去尋找病因,明確診斷,而是盲目地服用止痛藥。有統計資料顯示,由於盲目濫用止痛藥引起的腎功能不全已占藥物引起腎功能不全的37%。
“快痛”無需處理 “慢痛”及時就醫
有一項針對1197位中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有62%的人經常腰酸背痛,僅次於患失眠的人數。所謂疼痛,就是指當機體受到某種傷害性刺激時會產生痛覺,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疼痛。
疼痛可分為“快痛”和“慢痛”。當手被針扎了一下,被扎者馬上把手縮回來了,疼痛也很快消失了,這就是“快痛”。它是一種尖銳而定位清楚的“痛”,刺激時而發生,撤除刺激後很快消失。手被刀劃傷了,當時感到痛,我們很快把手縮回來了,但是疼痛並未消失,並且疼痛更強烈甚至會感到難以忍受,甚至整個手臂都會感到疼痛,這後一段時間的痛就是“慢痛”。它是一種定位不很明確,刺激過後才被感覺到並持續一小段時間,可以伴有情緒反應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變化。“快痛”往往不需要處理,而“慢痛”則需要得到適當的處理,必要時應接受藥物治療。
另外,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對疼痛的感覺是有差別的。比如,當用同一根針用相同的力去扎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孩子的感覺是很痛,而大人可能覺得疼痛並不重。一般情況下,兒童和體弱者對疼痛刺激較敏感,老年人對疼痛的反應比較遲鈍。所以,對於疼痛刺激敏感者應給予更多的呵護,避免疼痛刺激對其造成嚴重的傷害。在他們受到傷害時,應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以便減輕痛感。對於身邊的老年人,則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別因為他還能忍受疼痛就置之不理。如果同一部位持續疼痛超過幾個小時,即使感覺不是很劇烈,也應該及時就醫,避免小病發展成大病。
1 2 3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