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充分休息,多喝開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配合藥物治療。若是出現體溫持續不退,飲食欠佳時,可以使用靜脈輸液。
小病大治,有點小病就打點滴。有不少家長認為,打點滴的降溫效果好,可以補充水分,所以小兒一有點發熱,主動要求打點滴。雖然這種治療方法好,但也有不少的不良反應及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6錯
正確的做法是:小兒發熱時,最好是上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根據病情對症下藥,才能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盲目喂消炎藥物。小兒發熱多見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發熱。但有一些家長或醫生,一見小兒發熱,就盲目喂消炎藥物,有的病人家長還要求用進口的藥物。“是藥三分毒”,在沒有弄清小兒發熱的真正原因下濫用消炎藥物,可引起小兒肝腎功能的損害,增加病原菌對藥物的耐藥性,不利於孩子身體康復。
5錯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使用成人的藥物,自購藥物也得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造成小兒不必要的傷害。
隨便給孩子服藥。小兒發熱在臨床上並不少見,有的家長為了方便,常上藥店自購藥物給孩子吃。但是由於小兒的病情變化快,對藥物的耐受性差,加上小兒的肝髒解毒功能不足,腎髒發育不完善,故易受藥物影響,造成髒器功能的損害。母親感冒了,家長為防止小兒感染,就將自己服的感冒通給小兒服,想起到防病的作用,可是孩子服藥後會出現血尿,及藥物性損害。
4錯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可以不用退熱藥,最好是多喝開水,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若體溫超過38.5℃,則可以服用退熱藥,目前常用的退熱藥有撲熱息痛、小兒泰諾林。在使用藥物前,家長最好仔細閱讀說明書,或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不正確使用退熱藥。有許多家長一看到小孩發熱,恨不得用退熱藥馬上給孩子快速退溫;而一些基層醫院,也顧眼前利益,隨便濫用退熱藥,這種現象比較普遍。殊不知,降溫過快並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轉,若是應用不當,還可引起小兒大汗淋漓,出現虛脫等不良反應,造成小兒不必要的傷害。
3錯
正確的做法是:給小兒使用35%~45%的酒精或溫水進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大腿根部,這樣才能達到退溫的效果。
選用高濃度酒精或冷水擦浴來退熱。人們通常認為,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起到迅速退熱的效果。實際上事與願違。因為當孩子發熱時,皮膚的血管擴張,體溫與冷水的溫差較大,高濃度酒精或冷水擦浴會引起小兒血管強烈收縮,導致小兒畏寒、渾身發抖等不適症狀,甚至加重小兒的缺氧,出現低氧血症。如有的家長用95%的酒精擦浴,這樣不但不能起到退熱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造成小兒皮膚脫水或酒精中毒等,從而加重病情。
2錯
正確的做法是:在沒有冷風直吹的情況下,脫去過多的衣服,或松開衣服,有利於散熱。
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當小兒發熱時,有的家長怕小孩再受風,於是將小兒裹得嚴實。殊不知,這樣做不僅影響孩子散熱降溫,而且還會誘發小兒高熱驚厥。
1錯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