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何時開始變老?怎樣吃才能延年益壽?食物也有性格嗎?不同體質的人應該咋補?“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近年來,食療養生風靡全國,各種養生言論泛濫,讓老百姓難辨真偽。人們渴望聽到權威專家的聲音。
人體器官20歲開始變老食療養生減慢衰老速度
講到抗衰老,要先了解一下人體器官是從何時開始老化的:大腦和肺20歲衰老;皮膚25歲變老;頭發30歲開始脫落;骨骼、乳房35歲開始衰老;腎、前列腺50歲開始老化;聽力55歲左右開始老化;味覺和嗅覺60歲開始退化;膀胱65歲開始衰老;肝髒70歲開始老化。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組織系統,出現不平衡狀態時,人體可自動恢復到正常的能力,即自組織能力。進入老年期後,這種自組織能力減弱,導致對各種疾病的易感性增強,各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又進一步破壞了人體的自組織能力,加速了衰老。中醫抗衰老,就是要保持氣血陰陽平衡,調理脾胃。
古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藥·食治》中說:“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醫也,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就是提倡通過中醫食療養生延緩衰老速度,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導致很多人為各種疾病及亞健康所困擾,食療可以使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收到藥物治療與食物營養的雙重功效,即“藥食同源”。
食療養生,首先要了解每種食物不同的性味,並把“性”和“味”結合起來,才能讓它們發揮更合理、更科學的功效。
食療原料的“性”
即食療原料的寒熱溫涼四種屬性,也稱四性、四氣。《神農本草經》載:“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寒涼食物:具有清熱瀉火,解毒養陰作用。寒性食物有西瓜、苦瓜、冬瓜、香蕉、紫菜、海帶、柿子、蟹等。涼性食物有黃瓜、白蘿卜、芹菜、茄子、綠豆、豆腐、梨、枇杷、菊花、鴨肉等。
《紅樓夢》中寫到體弱的林黛玉吃了點蟹肉,胃微微作痛,寶玉趕忙叫人拿來合歡花泡酒緩解寒氣。因為蟹肉屬寒涼性食物,寒則熱之,過食寒涼則會傷及脾胃。吃寒涼食物更宜配以溫熱之品,而不宜配茄子、西紅柿等涼性食物。
溫熱食物:具有祛寒、溫中、補虛作用。溫性食物有糯米、核桃、羊肉、蝦、木瓜、荔枝、紅棗、栗子、龍眼、洋蔥、姜、何首烏等。熱性食物有辣椒、胡椒等。
平性食物:具有健脾、補益作用。常見食物有粳米、玉米、芝麻、黃豆、黑豆、牛奶、紅蘿卜、白菜、芋頭、枸杞等。
食療原料的“味”
辛味食物:具有發散、行氣、活血的作用。常見食物有姜、大蒜、白蘿卜、陳皮、佛手、胡椒、辣椒、韭菜、酒等。
鹹味食物:作用是軟和補,具有軟堅散結、補腎益精的作用。常見食物有鹽、海產品、動物腎髒等。
苦味食物:作用是清心瀉火、消暑祛濕。常見食物有苦瓜、白果、桃仁、荷葉、茶葉等。
酸味食物: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常見食物有番茄、木瓜、醋、赤小豆、檸檬等。
甘味食物:具有溫中補虛、緩解疼痛、潤燥的作用。常見食物有山藥、白糖、冰糖、蜂蜜、紅棗、葡萄及動物的肉和內髒。
陽虛,陰虛,氣虛,血虛 不同體質的人補法不同
相同的食補,為什麼有的人收到很好效果,而有的人不僅沒起效,甚至適得其反?這是因為個體之間存在著體質差異,食補要因體質而異。
陽虛體質少吃冷食平時怕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口唇色淡,毛發易落,易出汗。宜食用比較溫和的食物,慎食冷食或性質寒涼的蔬菜水果,宜吃核桃仁、韭菜、羊肉、羊奶、蝦等。
陰虛體質避開辛辣體形多瘦長,手足心熱,平時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燥,尿黃且少。宜食用清補之品,不要吃過多黏膩之物,慎食辣椒、胡椒、大蒜、酒等辛辣刺激之物,宜吃蜂蜜、桑葚、燕窩、枸杞子、竹筍、番茄等。
氣虛體質遠離油膩平時語言低怯,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多汗自汗,頭暈健忘。食療以補氣為主,少吃蘿卜等耗氣之品,忌寒濕、油膩、厚味食物,宜吃食物為冬蟲夏草、太子參、糯米、花生、山藥、香菇、鲫魚、帶魚等。
血虛體質重在補鐵形體多消瘦,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心慌、心悸失眠,顏面、眼睑、唇甲缺乏血色、皮膚偏干。食療以補血為主,多吃含鐵食物,如動物肝髒、黑木耳、芝麻醬、蛋黃等食物。禁食油膩厚味及油炸香燥之物。
飲食品種要“雜”一點 每天最好吃36種食物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都非常精細,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種類也比較單一,其實健康的飲食應該吃雜一點,我們老祖宗早就提出來了每天至少要吃36種食物。肯定很多人會覺得特別難操作,其實並不難。
每頓飯都少不了蔥姜蒜油鹽醬醋等等,這就很多種了,白米飯要是做成八寶飯,八種就有了,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就是講求營養搭配。
藥膳,形是食品,性是藥品。在進行中醫食療養生時,大家應牢記“20字”方針:安全是前提,營養是基礎,食療是修養,健康是目的。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