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需要養生,有雲:“健康之道,在於養生,養生之本,在於飲食。”因此有些人在冬季進補的時候就會吃一些散寒助陽的溫性食物,但卻忽視了這些食物含熱量偏高,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導致肺火旺盛,中醫認為,最好選擇一些“甘寒”食品,也就是屬性偏涼的食物來制約。
在冬天,可選擇的“甘寒”食物比較多。比如,可在進補的熱性食物中添加點甘草、茯苓等涼性藥材來減少熱性,避免進補後體質過於燥熱。平時的飲食中,也可以選用涼性食物,如龜、鱉、兔肉、鴨肉、鵝肉、雞肉、雞蛋、海帶、海參、蜂蜜、芝麻、銀耳、蓮子、百合、白蘿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生梨、蘋果等,這些食物做的菜譜都可以考慮。
冬季很多人喜歡炖牛肉,最好在其中加點蘿卜。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這是因為,蘿卜味辛甘、性平,有下氣消積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的“溫燥”可以調劑平衡,不僅補氣,還能消食。
涼性食物雖然有鎮靜和清涼消炎的作用,但它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平常有燥熱、手腳心發熱、盜汗等陰虛症狀的人,可以適當選擇“甘寒”食物。比如,鴨肉性涼,可以補虛、除熱、和髒腑、利水道,對於伴有虛弱、食少、低熱、便干、水腫的心血管病人更為適宜。
一般來說,胃脾虛寒的人不宜進食寒性食品和涼性補藥,反而可以吃一些常人不宜過食的熱性火鍋,如狗肉、羊肉火鍋等。但也要注意不要補過量,熱量攝入太多會聚在體內,容易上火,導致陽氣外洩,對人體營養平衡造成破壞。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