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院有一位教授在化療時,聽了我的古琴兼即興演奏cd上的音樂,感受到了消減痛苦的作用。”李祥霆先生說。在“非典”時期,他的唱片曾被作為“醫保用品”用於醫護人員,中日友好醫院的跟蹤調查顯示,這些音樂對緩解焦慮、抑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他在美國發行的兩張和美國音樂家即興重奏的唱片,也作為“治療音樂”銷售得很好。古琴能盡表心境
被問到這種“悅心”效果的原因時,李祥霆先生強調,樂器特性和樂曲內容賦予了古琴卓越的表現力,讓其更有藝術感染力。“任何一種藝術都能緩解人們的壓力,但古琴所表現的音樂更豐富、更細微、更深入、更有力量。”
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諸葛亮在城牆上悠然撫琴,嚇退了司馬懿……這些關於古琴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但時至今日,不少人對古琴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古琴就是古筝”的誤解上。
從樂器特點來看。首先,音色豐富並且極具對比性的質感,低音古樸深厚,余音綿長不絕,高音則清潤明亮,極富穿透力,而其“同音異弦”等特點能更精微細膩地刻畫人心。其次,表現手法豐富,古琴琴曲的節拍多變,讓演奏者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線輕重疾徐的同時,還有剛柔、方圓、濃淡等變化,給人以趨於意境悠遠、神韻無限之感。古琴屬中低音區樂器,從人的心理通覺感受來說,更為沉著深切,常常加深了幽遠深邃的意境,因此有李白“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的名句。
從樂曲內容來看,古琴樂譜中不僅有儒家文化中的平和仁愛,道家文化中的清淨超然,更有不被流派所限的豐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的潇灑浪漫,《酒狂》的自由狂放,《廣陵散》的慷慨豪壯。樂曲內容後面熟悉的歷史人物,一脈相承的文化氛圍,都讓國人容易被曲中的思想意識、情感所感染。自己演奏,效果更好。
可能是受從事中醫的父兄的影響,李祥霆先生認為,古琴曲目對心理減壓、情緒平和的作用也講究“相反相成”,既要有清微淡遠,也要有昂揚洶湧。在焦躁不安或是疲勞沮喪時,《平沙落雁》描繪出的沙白風清、雲飛天遠、雁陣從容的自然景象,讓人聽之天地一寬。而同時,時而潺潺、時而洶湧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脫。“總體來說,效果雖然隨人而異,選什麼曲目,什麼時候聽,聽多長時間,都以喜歡、投入為宜,而皆可有助於身心健康。”
而前美國馬裡蘭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梁銘越也發現,演奏古琴對身心有獨特的作用。首先,自由豐富的演奏方式讓演奏者的情感充分宣洩;其次,左右手復合指法有4000種之多,有助於左右大腦半球的均衡發展;再次,演奏者在“感物而形聲”時,大腦中表激動的β波會減少,頻率更低的α“平靜波”或θ“歡樂波”出現,引發腎上腺素的降低和內啡肽的分泌,讓人平和愉悅。
最後,對想以古琴音樂平復心情、安靜神慮的人,如果只選五曲,李祥霆先生推薦了優美生動的《平沙落雁》、《良宵引》、《鷗鹭忘機》,《梅花三弄》和《漁樵問答》。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