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們把這種已經交付出去的、無可挽回的投入稱作“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時間、精力和感情投入。它會影響和左右人們後續的行為和決定,使人們做出不那麼理性的決策,這種現象被稱作“沉沒成本效應”。
想象這樣一個情景:你在視頻網站看一個免費電影,看了10分鐘,發覺這個電影十分無聊。這個時候你會選擇繼續看下去嗎?如果繼續,你還會堅持多久呢?
讓我們把上面的情景稍微做些改動:你在視頻網站上花了10塊錢看一個電影,10分鐘後,發覺這個電影十分無聊,那麼你會選擇繼續看下去嗎?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這兩個例子中,人們繼續看電影的時間是否相同呢?大量研究發現,通常在第二種情況下,人們繼續看電影的時間會更長,而且之前花的錢越多,堅持的時間就越長。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同樣是讓人感到無聊的電影,人們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原來,這種差異在於,人們對看電影的先期投入不同:如果是免費電影,可以直接關掉,如果已經投入金錢,即使無聊,也會看下去。
實際上,如果理性地想想就會意識到,不論如何,付出的錢已是“覆水難收”,既定事實難以更改,與其繼續忍受,不如放棄另尋有趣的事情。然而人們卻像面對“雞肋”一樣難以割捨,讓自己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付出總會期待回報
現實生活中的沉沒成本效應比比皆是。比如說在感情方面,有些人對自己現在的男(女)朋友不太滿意,兩個人的感情有一些明顯的問題或者矛盾,當事人也在猶豫,是繼續維系關系,還是分手呢?如果難以決斷的話,腦海中往往會冒出這樣的想法:我已經和他(她)相處這麼久、投入這麼多了,是不是應該繼續下去,等待一個結果呢?考慮分手的情侶可能會轉念一想,我們的關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差,他(她)其實也挺好的;中標的人可能努力說服自己,贏得的戰利品還是物有所值的;而企業可能忽略潛在的風險,認為被懷疑的問題不過是小題大做,進而繼續投入。人們寧願改變想法,也不願意改變行為,在沉沒成本的基礎上繼續追加投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