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給心愛的人一個特殊的愛稱,似乎是古今中外全世界戀人的共通習慣。就連人前人後板著臉處理國家大事的喬治· 布什總統,回到家中也會用“叽叽喳喳的小喜鵲”來稱呼美國第一夫人芭芭拉。
簡而言之,無論男女,在遭遇了愛情的襲擊之後,都會不由自主地稱呼對方一些“在正常狀態下”絕不會使用的肉麻稱謂——越是愛的濃厚,越會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對方才能把胸中的一腔激情釋放出來。
愛的昵稱對於伴侶雙方,是一種拒絕他人分享的特權:面對喜歡的那個人,常常會激起我們為之賦予“美名”的創作欲;而聽到對方嘴裡吐出只用在自己身上的獨特稱謂,反過來也會讓我們感到甜蜜和安全。法國的兩性專家羅伯特· 內伯格告訴我們:不管是耳邊細語還是盡人皆知,愛稱的共同作用就是——把兩個單獨的“我”變成了一個彼此連接的“我們”。這是伴侶文化的一種創建方式,它給予愛的雙方“只有自己才懂”的美好感受。愛的昵稱越是特別,解讀這份愛的密碼的參考故事越是與眾不同,越會增進伴侶們的彼此融合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愛稱就像我們心愛的內衣,只有在兩個人之間才能說和聽,輕易不會到處示人,一不小心被別人聽到了,多少還會感到有些難為情。另外一些人對此卻毫不在乎,熱戀中的情侶就是常常如此,愛稱就是他們向全世界公布的愛情宣言。另外還有大半個世紀之前的徐志摩先生,不只昵稱陸小曼為“龍兒”和“親愛的眉”,還把寫給她的情書編成本《愛眉小札》示之眾人,不知惹得多少女子心生羨慕。
更多、更花哨的愛稱,被使用在關上門以後的臥室之內。在這只有彼此的獨特空間裡,戀人們使用的稱呼更是花樣百出,禁忌全無。而這種人為制造的神秘感,也十分符合伴侶們在臥室裡需要的心理感受,既有一點緊張和刺激,又有一些暧昧和溫馨,像是一種成人游戲,又好似催情藥。每一種最終被保留下來的愛稱,常常是因為背後保留了只有兩個人才能破解的謎語或傳說。
當然,如果你和他之間沒有使用愛稱的習慣,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兩人互相稱呼對方身份證上印刷的大名,並不一定就代表你們的關系有缺憾。這也許只說明了雙方從小看到的父母就是這樣簡單稱呼的,或者是你們都比較害羞,認為愛稱就像小孩子的乳名一樣不屬於成年人的世界。以下是5 位朋友講述關於他/ 她和伴侶之間專屬愛稱的小故事,一起來看看,也許會激發你今天晚上就改變對他的稱呼。
我喜歡他叫我“我的……”
我們經常隨時隨地給對方起各種各樣的名字,什麼“老大”、“丫頭”、“爛白菜”,好聽的不好聽的都有,想起什麼就隨口叫什麼,但很少有哪個名字固定下來的。直到一天,偶然在網絡上讀到韓寒在一篇網文說:“誰誰是我的女人,我要保護她”。感動得一塌糊塗,連忙抓著男朋友告訴他“這樣才夠男人”。從此以後,他不管給我用什麼稱呼,都一定會在前面加上“我的”兩個字。“我的乖”、“我的寶”、“我的臭臭”……我喜歡他這樣稱呼我,不管“我的”後面跟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都覺得自己是他的寶貝兒。這感覺特好特享受。
心理分析:被占有也是一種幸福
在愛稱之前加上一個“我的”來做限定,明顯地包含著一種占有關系。當然,這通常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占有,它表示使用者完全排他地擁有對方的全部,拒絕任何人的分享。對於一些本身個性就偏重依賴的女性來說,被對方稱為“我的……”,會增進她們在一份感情關系中的安全感和被保護、被關注的感受。但是,這樣的愛稱如果是用在一些個性比較獨立,相對喜歡強調自我的人身上,有時就會引發對方被限制、被遏制的感覺。被別人完全占有的感覺,會讓他們不自覺地想要拔腿跑掉。
“寶寶”、“妞妞”讓我們回到童年
他喜歡叫我“妞妞”,我喜歡叫他“寶寶”。這樣的稱呼讓我們覺得很溫暖,每當回到家中看見對方,就可以放心地回到童年時光。有時候我還會叫他“大兒子”,我們沒有孩子,就彼此把對方當做孩子來疼愛。
心理分析:回到母親的懷抱
類似“寶貝兒”這樣的愛稱在戀人們中間非常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樣的愛稱象征著我們願意像一個和藹可親的母親那樣給予對方無條件的關愛;即使你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一樣說過什麼、做過什麼,我都會一直愛著你、支持你。不管是多麼成熟堅強的成年人,都難免有經歷脆弱的時刻,有一個願意稱呼我們為“小乖乖”的人在身邊陪伴,是每一個柔軟心靈的渴望。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