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外向者興奮的情形,是內向者懼怕的,但在刺激的同時,這類場景往往也蘊含著危險。外向者更追求結果本身,然而興奮感會讓他們淡忘周圍的警告,內向者反而會想得比較周到。
人們常常認為內向的人很害羞,不過內向與害羞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盡管兩者之間確有重合的部分。害羞是一種焦慮的情緒,帶有行為上的抑制性。害羞的人往往害怕社會對他們做出負面判斷,因而會盡量避免社交場景,盡管有時候他們也想加入其中。內向的人也會躲避社交場景,但躲起來的理由則是——他們更想一個人呆著。
內向的人在社會中並不少見,然而要准確地理解“內向”這個標簽究竟意味著什麼,還得花一番工夫。
一則統計數據顯示,約有30%的人天性內向。而這些內向者在謹慎、膽小的外表下,所蘊含著的強大力量。
內向不等於羞怯
據《時代周刊》報道,人們常常認為內向的人很害羞,不過內向與害羞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盡管兩者之間確有重合的部分。害羞是一種焦慮的情緒,帶有行為上的抑制性。害羞的人往往害怕社會對他們做出負面判斷,因而會盡量避免社交活動,盡管有時候他們也想加入其中。內向的人也會躲避社交活動,但躲起來的理由則是——他們更想一個人呆著。
“社交對內向的人來說並不是多麼傷腦筋,內向者只是覺得少參與為妙。”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兒童情感研究室主任路易斯·施密特說。在社交活動中,外向者靠混跡在人群中獲取能量,內向者反而會覺得累人。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就是一個典型的外向者,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汲取了成倍的正面能量。
當今世界,似乎更有利外向者生存。層出不窮的研究指出,社交已同低膽固醇、定期鍛煉一樣,成了擁有良好體魄的先決條件。極其害羞和內向的人更易被艾滋等疾病壓垮,而且比起外向的人,他們在疾病面前也更易沮喪。在求學時也同樣如此,表現積極的孩子能引起老師更多的關注,而安靜的孩子則呆在教室的角落中任由忽視。
“傳統文化期待我們成為外向的、好交際的人。”美國西北大學英語專家,《羞怯:正常行為是如何成為疾病的》的作者克裡斯多夫·蘭伊說,“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期待,那些內向的人在這種期待面前反而成了有問題的人。”《安靜:內向者在聒噪世界中的力量》的作者蘇珊·凱恩則指出:“我們生來是外向還是內向,如同性別一樣,都是我們的身份特征。社會對內向者的偏見,導致能力、才智的浪費。”
社會上的這類潛規則恰恰低估了內向者的優勢。比如在工作中,人際關系和人際社會是一體的。內向者很快就利用電話將所有的朋友納入人際網絡中,而這種交友方式又常常是深入、有益的。比起外向者來,內向的人顯得更仔細,這就意味著,他們對待問題深思熟慮,自然能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此外,內向者更擅長傾聽——畢竟當你不是那個滔滔不絕的談話者時,就更容易做到聆聽。這一特點代表著,內向者常能當好領導的角色。當安靜地坐著並集中精神時,內向者能在長時間的獨處中發揮他們的特長。
值得指出的是,人的性格並不只有內向和外向這兩面。有一類人被稱為“中間性格者”,處於在兩種性格的中間地帶。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