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針對抑郁症患者的情緒控制神經環路的腦部影響學研究中,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處理消極境遇時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反應明顯不同。
“在特定的情況下人出現消極情緒是很正常的現象,”研究負責人約翰斯通說。“而抑郁症患者的問題不是在消極境遇中出現了消極的反應,而是他們不能從消極情緒中擺脫出來,他們似乎在調節情緒的能力上存在缺陷,不能從消極情緒體驗中恢復到平常狀態。”研究發表在最新的《神經科學雜志》上。
健康人和抑郁症患者的情緒中樞本身的反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為了評估在抑郁時情緒調節的作用,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設計一系列的圖片,諸如車禍現場、危險動物等來激發強烈的消極情緒反應,然後檢測健康人或抑郁症患者的腦部反應。要求參與者通過主觀意識來降低對這些消極圖片的情緒反應,比如想象一個積極的結局,或者設想這些圖片場景不是真實的而是人為制造的。“我們要求他們重新構建所看到的內容,”而不是讓他們轉移注意力,或者用無關的事情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約翰斯通說。“我們希望通過大腦認知區域的介入重新解釋刺激的情感內容,從而達到增強或降低他們的情緒影響。”
正如預想的那樣,不管是健康人還是抑郁症患者,通過增加大腦前額頁認知皮層區域的活動,都能起到調節腦部情緒中樞的作用。但是他們情緒中樞本身的反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包括腦部深處的杏仁核。在沒有抑郁的健康人,調節活動的強度高而情緒中樞的活動強度低,起到了主觀努力壓制了情緒反應的效果。而在抑郁症患者,盡管調節區域的活動很強烈,而同時杏仁核和其他情緒中樞的活動仍然很強。
抑郁症患者必要的情緒神經環路出現了功能缺損
研究認為,健康人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有效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但是在抑郁症患者這些必要的情緒神經環路出現了功能缺損,患者越是努力,這種功能缺損就顯得越突出。“健康人越是使用認知能力進行調節,在降低情緒中樞活動方面的效果就越明顯。”約翰斯通解釋。“而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卻是相反———他們越是努力,情緒中樞杏仁核的活動反倒越強。”雖然還不知道確切的機理,約翰斯通推測可能有幾個原因。一個可能性是抑郁症患者的腦部區域之間的聯系遭到了破壞,調節中樞的調節指令不能發送到情緒中樞;另外,抑郁症患者可能會沉浸於消極思想中。他說:“當他們努力進行調節時,他們想得更多的卻是圖片激起消極情緒的內容,這樣做不是盡可能地降低他們情緒的反應,反倒是激起了不良的情緒反應。”
這一研究反映了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情況,或許有助於找到更合適的治療措施,研究指導戴維森說。一般的心理治療使用的策略與本研究相同,對特定的患者是有幫助的,但對那些情緒調節中樞有損害的患者,反倒會增加他們的不良情緒反應。“我們的研究顯示,的確存在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傳統認知治療對他們是不適合的,其他的治療干預或許有效,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對腦部情緒調節環路作用的關注,對開發抑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礙新的治療措施也是有幫助的。
“情緒調節不僅是抑郁症,而且也是很多精神障礙的基礎。”戴維森說,“如果我們理解腦部環路的重要性,明白它是如何調節情緒的,我們就會發展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