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日常疾病 >> 糖尿病 >> 預防保健

警惕“貌似”精神失常的2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病程中,由於代謝障礙和血管病變等因素,可累及患者大腦,出現精神障礙。糖尿病引起的精神障礙屬非器質性精神病,以躁郁症、轉換性癔病、強迫性症狀為多見,臨床症狀隨著原發病的緩解而消除。2型糖尿病多隱襲發病,往往在發現前已有數年高血糖史。未經治療病情遷延的患者,往往出現焦慮或憂郁、疲乏、對事物的興趣減少、精神不振及感覺異常等,常易誤診為神經症或精神障礙。眾所周知,情緒活動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如果人處於焦慮狀態時,血中胰島素水平會降低,久之會加速糖尿病發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缺乏“三多一少”典型症狀,當出現輕微心理障礙時,易被人誤認為更年期障礙或退休後心理調整欠缺。筆者在診治及長期隨訪這類患者中發現:糖尿病引起的精神障礙進展緩慢,家屬多說不出具體發病時間,病程一般在0.5~1年,呈漸進性;發病時單純用抗精神失常藥物效果不佳,常出現反復;當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後,病人精神症狀很快改善,一般在1年之內即能恢復正常,體重也會增加,不僅能從事日常活動,還可繼續參加工作。下面筆者介紹兩個典型病例,以供同行參考。

    病例之一,為66歲的女性退休工人,於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呆坐不語、思維貧乏等精神症狀,伴消瘦、乏力、行動遲緩、愉快感缺失、與社會隔絕;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失眠,呈漸進性發展。到精神專科醫院就診,認為符合ccmd-ⅱ精神分裂症診斷標准,診斷為安德列森陰性症狀而收入院。經1個月的心理治療及丙咪嗪、鎮靜安眠等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出院。但不久上述症狀復發,病情加重,再次入院。經全面檢查發現:患者的血糖17.8 mmol/l、尿糖(3+),但尿酮體陰性;腦ct檢查未見出血性和缺血性病灶,亦無明顯腦萎縮及灰質下白質腦病。患者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給予控制飲食及口服格列吡嗪治療,2周後血糖降至8.7 mmol/l,尿糖陰性,體重增加,精神症狀好轉。繼續治療4周後,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出院。隨訪2個月,其血糖控制良好,精神症狀完全緩解。

    病例之二,為60歲的男性教師,平素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半年前,患者在一家醫院被診斷為冠心病、心房纖顫後出現情緒低落、語言減少、運動遲緩,常自責有罪並有強迫性症狀,整日閉戶不見他人,嚴重失眠。家屬按更年期綜合征予口服多種藥物,1個月後病情仍不見好轉,後因咳嗽到醫院就診,以肺部感染入院。查體:體溫38.4℃,血壓180/100mmhg;右脅聞及濕啰音,胸部x線片示右肺小片狀陰影;血白細胞明顯增高,血糖19.2mmol/l,尿糖(3+);心電圖示心動過緩伴陣發性心房纖顫。給予患者抗生素、胰島素及對症治療,1周後查血糖10.6mmol/l、尿糖基本消失、血壓150/90mmhg、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改為口服降糖藥物。治療1個月後,患者血糖穩定在6~8mmol/l,精神症狀明顯好轉。半年後隨訪,患者精神完全恢復正常。

    以精神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糖尿病在臨床雖易誤診,但經仔細詢問病史和檢查還是能及時發現的,不應忽視。此外,為這類患者檢查診斷時,應排除嚴重肺部感染所致的腦缺氧及其他缺氧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