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一李琳(化名),女,53歲,體形肥胖,初發2型糖尿病。經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兩個月後,空腹血糖8.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4.2mmol/L、糖化血紅蛋白8.0%、甘油三酯2.5mmol/L。醫生給她用二甲雙胍片1.5克/日,治療了6個月,血糖仍未達標,聯合來得時10單位/日,兩周後查空腹血糖5.5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2mmol/L、甘油三酯1.2mmol/L,3個月後查糖化血紅蛋白5.6%。
例二蔣衛軍(化名),男,62歲,體質指數正常,2型糖尿病史6年。前4年用格列美脲2~4毫克/日,血糖控制達標;近兩年,他的血糖逐漸升高,格列美脲增至8毫克/日,空腹血糖8.4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3.5mmol/L、糖化血紅蛋白7.8%。醫生在他原有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來得時12單位/日,後來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2%。
專家解讀
上面是兩例用基礎胰島素來得時治療初發和有6年糖尿病病史,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獲得成功的典型病例。那麼,在什麼情況下2型糖尿病病友需要基礎胰島素治療呢?
2型糖尿病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作用不力(胰島素抵抗)所致。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也需要考慮病友的年齡、生活、學習、自理能力等多種因素。筆者認為,不能千篇一律強調每個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島素強化治療,但亦不能錯過胰島素治療的最佳時機,以致高血糖對胰島素B細胞及身體其他髒器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其實靈活用好基礎胰島素加口服降血糖藥物,控制好糖尿病,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願意接受的一種治療模式。2006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共識,及最新200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都將基礎胰島素與磺脲類、格列酮類藥物,同時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聯合治療的第一步選擇,並稱基礎胰島素為“效果最佳”的措施。2007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建議更積極地應用胰島素,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經飲食、運動及口服藥物治療3個月(非肥胖者)/6個月(肥胖者)後,血糖仍不能控制達標,即應開始胰島素治療。基礎胰島素是口服藥物失效時實施口服藥和胰島素聯合治療的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