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出生時就有的那10億左右的腦神經細胞,每10年約減少5%,與此同時,樹狀突起也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少。
人老了,記憶比自己年輕時差,比身旁的中、青年人,更自愧不如。但在生活中出現了碰見熟人記不起姓名,自己說過的話,自己又三番五次地說,別人說你啰嗦時,就發出了忘事了、腦子不管用了的感慨。
成年人隨年齡的增長,記憶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可是記憶下降的程度,每個人的表現卻有很大差異,有的人雖然年齡很高卻記憶仍好,被周圍人譽為“電腦”。也有人未老先衰,整日丟三落四,如上街買東西忘帶錢,回家找不著門等,這種情況出現後,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過去經歷過的事物或情景在人腦中的重現,心理學上叫做記憶。一個人如果沒有記憶或記憶力下降,就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認識外在世界。大家都知道記憶是大腦的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出生時就有的那10億左右的腦神經細胞,也在逐漸減少。有人研究,每10年約減少5%,與此同時,神經細胞互相聯系的樹狀突起也隨年齡的增高而減少,神經細胞相互之間傳遞信息的乙酰膽鹼和乙酰轉換酶也在減少。總之,神經細胞數目和樹狀突起的減少是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的物質基礎。老年人記憶力的輕度下降是一種生理現象。
老年人記憶減退究竟有哪些因素呢?
一是疾病因素。老年人易患的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影響到腦細胞營養的供給,使腦細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漸衰退。特別是人在中年時期若患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進入老年後將成為老年癡呆的高發人群。而影響智力的這些疾病多由於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發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二是遺傳因素的作用。遺傳因素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能導致多種疾病和生理異常現象,對智力的影響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裡,一些人往往進入某一年齡段後,甚至在中年時期就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現象,這大都是由家族遺傳性因素所造成。這種性質的老年性記憶力減退,在生活中並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三是自我認同的結果。人到老年,尤其是剛離開工作崗位退休之後,不免產生暮年將至、人進老年萬事休的頹廢心理。加之因“人老糊塗”的傳統觀念和許多事情的影響,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自覺和不自覺地接受了“老”的事實,感覺腦袋瓜越來越不聽使喚,一切都不行了,平時懶得動腦用腦,致使大腦長期處於抑制狀態,腦細胞缺少刺激,腦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強化,造成腦逐漸老化、衰變。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發生一系列障礙,如腿腳不便,聽力、視力下降,因病長期臥床等,使得老人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加速了智力的衰退。
四是社會因素的影響。在西方有些國家,人進入老年,往往被公認為“老朽”,老人在社會上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加之西方社會人情淡薄,老人成了社會以至家庭“多余的人”,老人由此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對社會漠不關心,對新知識、新事物懶得關注,進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而中國、美國科學家的合作研究表明,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有尊重老人的歷史傳統,老人就少有智力衰退的表現。中國老年人的智力“得分”明顯高於美國。
專家提示……大多數人都會隨著衰老而越來越健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