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老人健康 >> 老人疾病

肝旺脾濕與高血壓的聯系

  肝、脾功能失常與高血壓的發生和治療效果存在直接的關系。

  原發性高血壓病是在體循環動脈硬化病理基礎上導致的血壓升高。西醫研究發現,原發性高血壓病與先天遺傳和後天高熱量飲食、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治療以對症降壓為主。中醫大多只是根據高血壓發生後的症狀、體征來辨證論治、審證求因,也未能達到審因論治、治病求本,即祛除“病根”的目的,所以總體療效也不理想。找出高血壓的發生原因,是從根本上有效預防、治療的前提。

  同樣的飲食結構、生活節奏,為什麼只有特定的人群發病?顯然,高血壓的發病以患者自身體質異常為基礎,這種異常在發病前就已長期存在。我們的相關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大多平素(自幼)性急易怒且怒則發,有才能且喜操心勞神,方圓臉而多顴骨高,肌肉較發達而稜角分明,多不喜歡喝水或飲水過多,大便易干,易於局部出汗(如腳汗、頭汗),皮膚多油脂,舌胖大。另外,較多的人易手心熱,易足冷,性成熟時間延遲等。

  這說明,原發性高血壓的易患人群是“木火形人”,即體質禀賦中木氣過盛,火氣次盛,土氣和金水之氣偏弱的人。這種禀賦使肝氣過盛而脾胃被克制,心火易生而肺腎失治。肝氣盛則性急易怒,怒則發作。同時,肝氣過盛致陰不制陽則肝陽上亢,表現為頭暈面紅、目赤目脹等。脾胃被克制則飲食的消化、轉運發生障礙,導致水濕內生,臨床表現為不渴或飲水過多,腳汗、頭汗、皮膚多油脂、舌胖大苔膩。心火易生表現為手心熱,口舌生瘡,心肝氣盛則使水液、精氣易於向上輸布,故口不渴而大便干,上盛而下弱。水濕夾熱,久必生痰,肝木克土,久必氣滯血瘀。痰濕熱積滯於血管則血管變硬,肝氣盛夾肝陽上亢則交感神經緊張度高而使血管拘緊,二者長期存在,共同造成了血壓的持續升高,這就是高血壓的發生機制。

  上述發病機制中,肝氣盛夾肝陽上亢已得到公認,而脾失健運導致的痰濕阻滯則被忽視。臨床上,原發性高血壓早期僅低壓高者或低壓高且降壓藥難降者,素體濕氣都很重,因此,脾濕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指導臨床防治至關重要。 體質性肝盛脾濕共同構成了原發高血壓病形成的內在基礎,這就要求高血壓的治療、預防必須注意兩點:一為肝脾雙調,二是必須糾正產生高血壓的病理性體質。

  這裡向您推薦傳統氣功“六字訣”:通過“噓(xu)、呵(he)、呼(hu)、口四(xi,四聲)、吹(chui)、嘻(xi,平聲)”六個字的發音(出聲或只擺口型不出聲,低頻,松靜勻長,每音發6次後依次發下一音,每天習練1~3次),達到調整人體狀態、養生祛病的目的。有關研究發現,六字訣的習練對調整血壓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注意,功法習練必須有老師指導。

  飲食清淡是防治高血壓的必要手段。飲酒、高熱量飲食一方面加重內熱,早衰減壽,一方面加重脾胃負擔而生痰濕,是促成高血壓發生的直接因素,最當注意。五谷雜糧加牛奶、豆類,足夠供給人體基本的營養。這裡向您推薦一個高血壓食療方:青豆、黑豆、薏仁、蓮子、生姜、大棗各適量,豆漿機打漿,煮沸後飲用。此方可以補精氣,沉降潛陽,健脾利濕,活血,能應對高血壓的脾濕痰瘀和陽氣上亢。患者應注意在中醫師指導下,因人而異地適當變動。如夜尿多可加山藥、芡實,冠心病或大便稀應去薏仁,心火重加綠豆。服用時,視血壓及全身情況決定降壓藥的用量,不可急於停藥。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