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因此掌握常見的家庭急救常識很重要。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常見的家庭急救知識。
家庭急救常識一、打嗝
在吸進涼氣或由於其他因素,可能會引起打嗝(打呃)不止。
[家庭應急處理]
(1)盡量屏氣,有時可止住打嗝。
(2)讓打嗝者飲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時咽下。
(3)嬰兒打嗝時,可將嬰兒抱起,用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搔癢,一般至嬰兒發出笑聲,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難以止往,倘無特殊不適,也可聽其自然,一般過會兒就會停止。如果長時間連續打嗝,要請醫生診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連續不斷,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惡化,需引起注意。
家庭急救常識二、腳踩鐵釘
足部被鐵釘刺進後,首先須立即把釘子完全拔除,然後進行下述應急處理。
[家庭應急處理]
(1)拔除釘子後,應擠出一些血液,因為釘子常扎得很深,容易感染。
(2)去除傷口上的污泥、鐵銹等物,用紗布簡單包扎後,速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3)踩到細鐵釘或鐵針,如鐵釘或鐵針是斷釘、斷針,切勿丟棄,可將相同的釘針一起帶到醫院,供醫生判斷傷口深度作參考。
(4)扎進釘子,尤其是銹釘子、帶泥土的釘子,最易患破傷風,須速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毒素。
家庭急救常識三、腳跟磨破
長距離行走或所穿鞋不合腳、鞋底不平整等,極易引起腳跟磨破。
[家庭應急處理]
(1)如腳跟發紅,可在襪子外面擦上一層肥皂,並在鞋子與腳跟接觸的在方貼上一塊膠布條,使腳跟避免進一步磨擦破潰。
(2)腳跟磨破且出現水疱時,水疱不要弄破,可用消毒紗布包扎後讓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碘酒擦一次,消毒酒精擦二次,再用經過火燒消毒過的針尖刺破,用消毒紗布包好,注意清潔,防止感染。
(3)腳跟磨破時,應換穿舒適的鞋子,並盡量
家庭急救常識四、流鼻血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如外傷、挖鼻孔、氣候異常、鼻炎、鼻病、高血壓、婦女經期代謝性出血、各種原因的血小板減少、發熱等。鼻血流不止時需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家庭應急處理]
(1)將流血一側的鼻翼推向鼻梁,並保持5~10分鐘,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兩側均出血,則捏住兩側鼻翼。鼻血止住後,鼻孔中多有凝血塊,不要急於將它弄出,盡量避免用力打噴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2)左(右)鼻孔流血,舉起右(左)手臂,數分鐘後即可止血。
(3)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時,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並用力彎曲,一般幾十秒鐘即可止血;或用布條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後,解開布條。
(4)取大蒜適量,去皮搗成蒜泥,敷在腳心上,用紗布包扎好,可較快止血。
(5)讓患者坐在椅子上,將雙腳浸泡在熱水中,可止鼻血。
(6)如經常流鼻血,需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家庭急救常識五、門窗夾指
門窗、抽屜等夾手指看起來不是大病,但嚴重的指頭被夾斷、指甲脫落、關節內出血,如果不能及時妥善處理,會使傷情加重,後果惡化。
[家庭應急處理]
(1)如果夾傷較輕,只有輕微出血,可先行傷口周圍消毒,再用消毒紗布包扎。
(2)夾傷較重,疼痛難忍,應於消炎包扎傷口後,再用厚紙板從指頭下方支撐,纏上繃帶加以固定,然後用三角巾將手臂吊起來持在脖子頸上。
(3)避免傷指浸水和過熱。
(4)如青紫瘀血,壓痛明顯,不能活動,有可能指頭骨折,應速去醫院診治。
家庭急救常識六、皮膚曬傷
炎夏在戶外活動,極易引起皮膚曬傷。出現此種情況,需及時正確處置。
[家庭應急處理]
(1)如皮膚曬得很紅,但並未起泡,可用冷濕毛巾、紗布等敷於患處,或將患處浸泡於冷水中,以減輕疼痛。
(2)不可抹黃油或人造黃油之類的東西,以免刺激皮膚。
(3)如果皮膚起泡或大面積曝曬起泡,應速去醫院治療,切不可再曝露曝曬過的皮膚。
(4)在烈日下運動、工作時,要戴上寬沿的帽子,不要把皮膚曝曬在陽光下,必要時可塗敷防曬霜。
家庭急救常識七、手指割破
手指被刀、玻璃、鐵器等劃傷割破,是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的事,如果不予重視或處理不當,可能會使傷口惡化,輕者發炎、疼痛,重者引發嚴重疾患。
[家庭應急處理]
(1)如傷口不大不深,出血不多,傷口干淨,可用酒精消毒傷口周圍,不要將消毒液弄進傷口內,待干後用消毒紗布覆蓋包扎,或用創可貼粘貼。
(2)不干淨的傷口,要先用碘酒沿周圍皮膚消毒一次,再用酒精消毒二次,然後用加少量食鹽的冷開水沖洗傷口,沖洗時用藥棉輕輕擦拭傷口,去除泥土和其他異物,最後再對傷口周圍的皮膚消毒一次,以紗布覆蓋包扎。
(3)如果傷口切緣整齊並且干淨,長度在2厘米之內,深度不超過1厘米,或雖不干淨,但經過消毒處理後,在受傷後8小時內,可用創可貼或止血消炎貼粘合,使傷口合攏,促使其愈合。
(4)如無創可貼,也可用膠布覆蓋傷口。但傷口切忌直接接觸膠布。可在傷口上塗以消炎藥等敷料,或襯以小塊消毒紗布。
(5)為了防止感染,可以服些消炎藥,如麥迪霉素每次0.2g,每日4次;或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
(6)若傷口較深,接觸泥土或髒物,還須速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家庭急救常識八、手足生繭、雞眼、水泡
手足因干體力活或走遠路等原因而致生繭、起水泡,以及足部生雞眼,須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
[家庭應急處理]
(1)在起水泡或水泡破開處放置消毒棉花、紗布等,以免受到刺激。
(2)不要撕掉水泡處死皮或硬繭,以免感染。
(3)在雞眼處外敷雞眼膏,每隔2~4日敷一次,直至雞眼處皮膚變白脫落,然後用創可貼外敷1~2日即可。
(4)如手足水泡處疼痛劇烈,須去醫院診治。
家庭急救常識九、貼膠布起水泡
有人粘貼膠布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疹、水疱,並伴有瘙癢,有的甚至在揭下膠布時會撕掉一層表皮,灼痛難忍。如處理不當,則滲液不斷,合並感染。
[家庭應急處理]
(1)用消毒的或火焰燒過的注射針頭或縫衣針挑破水疱,使其滲液流盡,然後塗擦龍膽紫藥水收斂消炎。
(2)腰背部的破損面容易受壓和磨擦,內層還需覆蓋一層凡士林紗布。
(3)可口服消炎藥,如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或抗過敏藥息斯敏1片,每日1次。
(4)要避免用存放過久的膠布,揭膠布時切忌粗暴,盡可能防止人為的損傷。
家庭急救常識十、誤吞異物
誤吞異物後,應根據異物的形狀大小特性,相應作出處理措施。
[家庭應急處理]
(1)誤吞了錢幣、珠子、紐扣、小石子、假牙等小而圓並且光滑的物體,一般均能通過腸道排出。可多吃些韭菜、芹菜之類的高纖維蔬菜,促進其排出。
(2)如吞咽了尖銳和直稜的物體,例如小發卡、骨頭、開式別針等,則很危險,但決不可驚慌失措,而應速去醫院,由醫生用特殊器械取出異物。
(3)如誤吞異物後出現腹痛、嘔吐暗紅色血或黑便,應及時行X線檢查,並作相應處理。
看過“常見的家庭急救知識”的人還看了:
1.常見家庭急救知識
2.家庭急救常識大全
3.家庭急救之基本常識
4.家庭日常急救知識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