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震亦稱“斷層地震”。
地震的一種,由地殼(或巖石圈,少數發生在地殼以下的巖石圈上地幔部位)發生斷層而引起。
地殼(或巖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變形超出了巖石的承受能力,巖石就發生斷裂,在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巖石振動,從而形成地震。
波及范圍大,破壞性很大。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幾乎所有的破壞性地震屬於構造地震。
其特點是活動頻繁,延續時間較長,影響范圍最廣,破壞性最大,因此,是地震研究的主要對象。構造地震的成因和震源機制研究是地震理論中最核心的問題。有關構造地震的成因理論,最主要的有斷層說、巖漿說和相變說等。
構造地震的類型
(1)孤立型地震:沒有前震,余震小而少,且與主震震級相差懸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能過主震一次性釋放的。
(2)主震----余震型地震: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別突出,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這個最大的地震叫主震,其他較小的地震中,發生在主震前的叫前震,發生在主震後的叫余震。
(3)雙震型地震:一個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
(4)震群型地震:一個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的,沒有明顯的“老大”,幾次地震(震群)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80%以上。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