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雞蛋”新聞在近幾年可謂層出不窮,但令人疑惑得是,綜觀這些報道總是沒法給假雞蛋勾勒出一個清晰統一的輪廓。這些事例中,雞蛋有變成橡膠狀的;有可以凍成冰的;有怎麼煮都不能成型的;有打開就發現蛋黃蛋清混在一起的;類似地,還有花紋一洗就掉的鹌鹑蛋 ……大家都懷疑自己買到的這種非正常蛋就是假雞蛋。
盡管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假雞蛋的資料在網上一搜就是一大把,內容上也都是大同小異、如出一轍。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網友卻發現困難重重。雞蛋雖小,結構卻非常精巧,特別是蛋殼這部分結構,網上流傳的方法在質地、外觀、模具接合處或是注射內容物處都會留下痕跡。要想做出以假亂真的雞蛋,還要保證成本低廉,讓偽造者有利可圖,並非易事。而央視記者的秘密調查則揭示,這些宣稱掌握“以假亂真”的制作技術的廣告,其實是為了騙取求學者的學費。
那這些與真雞蛋差別甚遠的異常蛋又是怎麼回事呢?別說,它們還真的有可能是母雞親自生出來的。采用的飼料和養殖管理方式不同,產下的雞蛋就會有所差異,比如飼料鈣質不足會引起薄殼蛋、軟殼蛋;因受驚或炎症引起輸卵管變形,則會產生一些奇形怪狀的蛋。另外,如果雞蛋的運輸儲存不當,比如路途顛簸、溫度苛刻、放置過久等,都會導致其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生理生化特征發生變化,產生一些“異形蛋”。
異形之一——“橡皮蛋”
在諸多“假雞蛋”報道中,最常出現的就是質地像橡膠,彈性異常大的“橡皮蛋”。不過,這樣的奇異特性並不是它作為假雞蛋的明證。蛋雞飼料中含有過多的棉籽餅粕就可能造就這樣的異常雞蛋。
棉籽餅粕是棉籽搾油後剩下的固體殘渣,用壓搾法搾油得到的是棉籽餅,用浸提法得到的則是棉籽粕。棉籽餅粕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是畜牧業的飼料來源之一。但是,它的氨基酸配比並不均衡,同時又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只能作為對玉米、豆粕等常規飼料原料的補充。
如果棉籽餅粕飼喂用量過高或者未經脫毒處理就使用,會使畜禽中毒。此外,其中的游離棉酚、環丙烯脂肪酸等成分能與色素結合使蛋清、蛋黃變色,並將蛋黃中的脂肪轉化為硬脂酸而使蛋黃呈橡膠狀,以前就有類似的案例和實驗。甚至,測定它們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含量,會出現符合國家標准的結果,造假者是不會花費功夫用蛋白質、脂肪原料去模仿那些營養含量的。
另外,長期放置、或者飼料重金屬含量過高也有可能使雞蛋變成橡膠狀而不堪食用。
異形之二——“變形蛋”
有些雞蛋從外表看上去就比較歪瓜裂棗:它們可能呈現過圓、過長、過扁、過尖等奇形怪狀。這並不是做蛋殼的硅膠模具變形了,而有可能是輸卵管發生形變(比如應激收縮、感染炎症等)擠壓雞蛋所致。
異形之三——“蛋包蛋”
還有的雞蛋會出現“蛋包蛋”的現象,有兩層蛋殼。這是由於輸卵管出現逆向蠕動,讓剛形成的雞蛋又“回爐包裝”了一次。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