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朋友愁眉苦臉地對我說,他那四歲的兒子非常“搗蛋”,經常拆散玩具,甚至把家裡的鐘表、電話機等日常用品都破壞得一塌糊塗。為此,他甚至動手教訓小家伙。
但是,兒子擦干眼淚後,依然我行我素。對此,他也只能望“兒”興歎。我勸他下次千萬不要隨便打罵孩子,應該耐心地加以引導,必要的時候,還應該表揚孩子。
其實,孩子的調皮完全是好奇心使然,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生活中產生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接著又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第二次飛躍,因此冒出“自己動手”的念頭。
“自己動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大進步,讓孩子多動手,是促進其智力發展的最佳途徑。因為手與腦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手的活動可以刺激大腦的中樞,令神經細胞功能得到迅速發展。
同時,大腦的運動中樞調節手指的活動能力,神經中樞與手指活動反復的相互作用,有助於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為孩子越來越聰明能干奠定基礎。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因溺愛孩子而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事物,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殊不知,這樣不僅使孩子喪失了許多獲得知識、接受教育的機會,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展,還讓孩子養成了處處依賴大人的不良習慣,為以後的懶惰怕學埋下了隱患。
前蘇聯一位教育家有句名言:“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眾所周知,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從小就是一個出了名的調皮鬼,家裡的東西不知道被他那強烈的好奇心“糟踏”了多少,但當時誰會想到,他那不安分的小指尖日後竟搗鼓出許多震驚世界的發明。
因此,為了科學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和培養孩子的能力,做父母的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勤於動腦、樂於動手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在生活中盡可能地自理,例如自己穿衣服,並教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當孩子在拆散玩具時,千萬別動辄打罵小孩,要耐心地教給他們拆散的技巧和重新組裝的方法。
與此同時,還要提醒孩子仔細觀察自己所從做的東西,引導其開動腦筋,習慣手腦並用,從而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孩子的好奇心是智慧閃現的火花,面對孩子的“搗蛋”,請放下你舉起的手掌。要知道他們靈巧的手指就是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