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對每日照顧自己生活起居、每天陪伴關愛我的人產生一種依戀心理。好像一時一刻也不能與這個人分開,這種依戀程度有時會超過我對父母的需要。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與人際關系智能發展的表現。
0-3個月寶貝處於無差別的依戀階段
他還不認人,對誰的反應都一樣,沒有明顯的偏愛。
3-6個月寶貝處於有差別的依戀階段
他能夠區別出熟人和生人,對熟人的反應比較積極,排斥陌生人,對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阿姨等熟悉的看護者都有依戀感。
6個月-2歲的寶貝處於依戀對象單一化階段
他能夠把自己的主要看護者從熟人中辨別出來,並表現出強烈的依戀,當他們一離開就焦慮哭喊,這個依戀對象既有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爺爺、奶奶、阿姨,誰與他朝朝暮暮在一起,他就依戀誰,並對陌生人開始防備、怯生。這就是吳女士疑惑的原因,寶貝的依戀對象開始出現單一化了!
2歲以後的寶貝處於依戀對象伙伴化階段
他發現自己的依戀對象只是暫時離開,不會拋棄自己,還把依戀對象變成自己的交往伙伴。同樣道理,這個“伙伴”就是自己朝夕相處的看護者,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其他人。
心理疏導策略
1.擺正心態,不過分擔心寶貝的冷淡
如果寶貝很小就被其他人養育,他就可能對父母以外的其他看護者產生依戀心理,對親生父母反而陌生了,這種情況現在越來越普遍。其實這是寶貝人際關系智能發展的表現,只要父母一如既往地關愛寶貝,隨著寶貝依戀水平的繼續發展,他會認識並愛戀父母的。如果強迫寶貝親近自己,可能適得其反,父母要擺正心態,尊重寶貝已經形成的情感。
2.用積極的態度接納寶貝天生的依戀類型
反抗型依戀的寶貝——適應新人新環境的變化速度比較緩慢,焦慮情緒反應激烈,不能馬上接受別人的撫慰而安靜下來,消極情緒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這樣的寶貝不易轉移依戀對象,特別需要家長有較好的耐心接受這一特點,慢慢等待和幫助逐漸適應新人新環境。
安全型依戀的寶貝——也會產生分離焦慮,但是他很容易被勸好,只要得到大人的溫暖和幫助,家長有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撫慰策略,他們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回避型依戀的寶貝——比較腼腆,新人新環境的變化不會引起他們太大的情緒波動,照看起來比較省心,父母要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對事物的積極主動態度和敏銳的發現能力。
3.媽咪不要過分霸占寶貝對自己的依戀
對於0-2歲處於依戀期的寶貝,媽咪要積極回應寶貝的各種需求,2歲以後,媽咪要捨得放手寶貝,不要過分霸占寶貝對自己的依戀,開始循序漸進地培養他的獨立性,除了跟依戀對象玩以外,還要樂意並學習跟其他成人玩,尤其是幼兒園老師,這樣寶貝的社會性才能發展得更好。
4.幫助寶貝把依戀對象從成人轉向同齡伙伴
成人是寶貝早期發展最重要的人力資源,3歲左右家長要積極幫助寶貝尋求和建立良好的同齡伙伴關系,發展寶貝另一個重要的人力資源。最初寶貝還沒有掌握熟練的同伴交往技巧,媽咪要一點一滴地教寶貝,例如跟人禮貌地打招呼,學會輪流、等待和與人分享,有需求要用語言向他人陳述和求助而不是動手打和搶等等。如果寶貝學會了從家庭這個狹隘的圈子走向社會這個廣闊的舞台,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將同步增長。
(實習編輯:李麗欣)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