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申城小學生(46.8%)將手機視為上學期間的必帶品,其次為動漫書(17.4%)和游戲機(13.1%)。8日,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的首屆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上,專家公布的一項關於上海小學生媒介素養的調查顯示:上海市小學生的書包裡除了書本、文具等學習用品之外,手機、動漫書、游戲機已經榮升為書包族中的重要成員,成為90後兒童“最容易想到”的新玩具。(上海《青年報》12月9日報道)
手機的出現絕對是現代科技發展的一個裡程杯式的發明,給人類社會的溝通與交流帶來了語言無法盡述的方便。但與此同時,由於人類進化歷程的不斷遞進,對科技產品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無論身心都溶入到了電子時代的機器齒輪傳動中,抽身已是欲罷不能,具體表現即是人類染上了各類工業病征——“手機綜合征”就是現代社會人們凸顯的典型集體病征候。而“近半申城小學生將手機視為上學期間的必帶品”告訴我們——“手機綜合征”正在向低齡人群逼近!
隨著手機功能的層出不窮,發短信、玩游戲、聽音樂、上網、看電影等可謂無所不能。而所謂“手機綜合征”,是因為近年來出現很多人不知不覺對手機產生依賴的情況,一旦手機不在身邊,就覺得心理上空虛、緊張甚至是恐慌,在肢體上具體的表現是有些人出現拇指自覺顫動、幻聽、肘管炎等症狀。專家們認為這是一類心理疾病,而調查表明,易患“手機綜合征”的往往是青少年人群。
小學生們帶手機去上學,有方便家長隨時與之聯系的好處。但小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較差,一旦擁有手機,便有可能好奇於手機的各類“好玩”功能,一旦上瘾沉迷其中,就患上了“手機綜合征”。同時,因為手機屏幕小,頻發短信息對視力有一定傷害;而且手機輻射會對人體機能也有一定傷害,國外的實驗室實驗表明,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刺激大腦神經,造成緊張性頭痛、憂郁。如此,即使刨除手機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不說,單就對其成長發育階段的身體而言,其危險已經是很大的,必定會嚴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
手機作為現代通訊工具,是一把雙刃劍,具有方便人們交流卻同時帶來依賴性的雙重性。手機本是工具,但是現在這個工具已經影響了我們有些人的行為和心理,就像很多科幻片描述的那樣,本來是人創造了某種工具,但最後這個工具卻控制了人類自身。其實,手機本身並沒有問題,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所以,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在孩子們心智尚未成熟發育的時候,在主觀上盡量晚些少些讓他們接觸這類工具?
治療或預防孩子患“手機綜合征”的關鍵,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要讓青少年正確認識生活的重心和方向,適當對他們使用手機進行限制,避免把心思集中在玩手機上。更重要的,就像上海的絕大部分學生、老師、家長表示希望的那樣,開設專門的媒介素養課程,發揮媒介學習在基礎教育中的影響與作用。如此,小學生們用手機,才用得安全,用得放心!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