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男孩小東在放學路上撿到50元錢,馬上想到要把錢交給學校。
可他接下來的話讓母親王女士好氣又好笑,“我想分10次交給學校,因為拾到5元錢交學校就可以給班級加5分。”
“孩子你這麼做太功利”、“我是為了班級加分啊”,母子倆誰也說服不了誰。
王女士昨日告訴記者,9歲的兒子小東在沈陽市皇姑區某小學讀3年級,4月10日放學後小東在路邊撿到50元錢。“孩子挺自豪地說要交給學校,我聽了很欣慰。”王女士說。
可小東隨後的話讓王女士有點迷糊,“小東問我能不能把50元錢換成10張5元的。”
王女士一問,小東理直氣壯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拾金不昧交學校可以給班級加5分,要是50元錢分成10次交就是50分。
王女士趕緊問小東是怎麼想到的,“孩子說是自己想出來的。”
“孩子的想法雖然也算拾金不昧,但我感覺打了折扣,目的性太強、功利性太強。”王女士說,她試圖說服孩子,但兒子還是堅持說自己是為了班級好。
王女士見說服不了兒子,於是想了個辦法:自己拿出50元,加上兒子撿來的50元,一起捐給兒童福利院的小朋友。“聽我這麼一說,兒子高興了,還說做好事有媽媽的一半也有兒子的一半。”
在王女士幫助下,昨日記者與小東的一位同班同學取得了聯系,得知學校確有這樣的規定。
專家觀點 撿錢分開交 誠信打折扣
專家如何看待王女士母子的觀點和做法?
沈陽同仁心理咨詢中心張俊銘表示,小東拾金不昧值得表揚,“不可否認小東也很聰明,但正如小東母親所說,如果那樣做的話,拾金不昧也就打了折扣。”
“小東的人生觀、價值觀都不成熟,如果小東的行為不得到制止,將不利於他的身心成長。”張俊銘說。
遼寧省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孫浩哲說:“王女士的做法是正確的,自己拿出錢來與孩子一同完成善舉,對孩子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孫浩哲認為,王女士應該進一步給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明白誠信的重要。
市民觀點 如何正確為集體增加榮譽更重要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這10位市民無一例外地表示不贊同小東“把50元錢分成10次交”的想法。
市民李女士認為,現在的孩子懂事早,從這件事上能看出小東很聰明,所以家長和老師更要及時校正小東這種想法,如果任由其發展,會對孩子未來不利。
市民陳先生認為,應該教導孩子正確理解“撿錢交學校,給班級加分”,否則孩子可能片面地把“加分”、“得小紅花”看得比如何正確處理錢物更重要。集體榮譽很重要,但如何正確為集體增加榮譽更重要。(應當事人要求隱去姓名及校名)
撿到50元如何上交?難住了沈陽9歲的孩子
□本報評論記者 劉興偉
撿到50元如何上交?這個問題難住了一個9歲的孩子,也難住了我們和我們的教育。
當我們打小起就哼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童謠時,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或上交的道理。千百年來,我們把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美德,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傳承。學校也不曾忽視這方面教育,甚至對於拾金不昧有著相應的鼓勵方式。但一個9歲孩子的天真想法卻值得我們深思。
“我想分10次交給學校,拾到5元錢交學校可以給班級加5分,50元要是一次全交也是加5分。”童言無忌,孩子的思考方式好像沒有什麼可挑剔的,我們甚至該為孩子的聰明和應變感到欣慰。
但是,如果非要將拾金不昧這種基本的道德准則,與集體主義榮譽感聯系起來的話,事情就變得復雜了。如果孩子撿了50元可以拆成10個5元上交,那麼撿了1元錢是否還要等著撿到另外4元錢再上交,才能滿足集體主義的需要呢?
也許,這本身就是個不該產生的問題。對於一項傳統美德來說,上交1次和上交10次不該有本質的區別。但是學校的教育方式,卻在無形間將這種美德進行了量化,美德一旦有了量化的區別,就有可能成為功利主義的源頭。
誠然,量化的考察方式可以對很多事情作出清晰判斷,但並非所有東西都可以進行量化考察。正是以5元為單位上交的量化,才導致在這麼小的孩子心靈上,出現了最樸素的功利主義想法。
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關於道德的教育不應該被附加在任何功利主義的榮譽之上。更何況,拾金不昧是中國人最基本的道德防線。同時,在現代法制觀念中,它也是法制教育的一部分。
事實上,這種獎勵措施並不是發生在個別學校的。可能作為學校也感到有些委屈,畢竟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好的,誰又能想到學生會作出這樣的理解呢?但學校在委屈的同時,是否也應思考一下,我們該將誠信教育置於何處?學校用集體主義榮譽感來強化這種基本道德又是否合適?
誠信教育是一切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也該是所有人從小就恪守的道德准則。正是這個童言無忌的想法,讓我們看到了社會誠信教育的缺失。如果在誠信教育缺失的前提下,繼續盲目“量化道德”,恐怕離功利主義就不遠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