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藥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還有就是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1度到12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i至ⅶ 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中國1980年重新編訂了地震烈度表(見表)。
中國地震烈度表
1級: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2級:微有感-個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級: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4級: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級: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6級: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捨損壞,陡坎滑坡;
7級: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級: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級: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10級: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11級: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級:山川易景-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