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人群心理 >> 老人心理

兒女們 老人帶孫易焦慮

  最近阿容越來越覺得,原本開朗的婆婆自從幫忙帶小孩就像變了一個人:疑神疑鬼,總擔心別人會害孫子;常常上醫院看病,說是身體不舒服;情緒時好時壞,壞起來會暴跳如雷。阿容為此咨詢專家,得到的解答是:這多半是焦慮症的表現,五六十歲的老人容易有這個問題。而帶小孩壓力大,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問題更加突出,子女要多關心。

  三大原因導致老人“心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劉中霖說,五六十歲的老年人之所以“心病”突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正在更年期或更年期剛過,內分泌的變化對情緒有影響;

  2、有些老人本身有慢性病難以根治,要反復到醫院去看,也會使他們感到心煩;

  3、退休後一時不能適應社會地位、生活習慣的改變,難免會產生失落、壓抑等負面情緒。“帶小孩的老人壓力大,精神生活匮乏,情緒障礙會更常見。”

  據了解,神經科門診中此類患者占兩三成,心理專科門診此類病人更多,高達七八成。他們常表現為身體不適,如頭痛頭暈、心慌胸悶、氣促、耳鳴、反復腹痛腹脹或慢性腹瀉,以及失眠、早醒、多夢等多種睡眠障礙。有的人還可能出現脾氣、性格的極端變化。

  實際上,這類人群所謂的不適絕大多數是情緒焦慮抑郁造成的,也有少部分老年人可能是老年性癡呆的早期表現。罹患腦血管病、腦腫瘤、腦炎等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則較罕見。無論是哪種情況,長期忽視不理都會導致嚴重後果,對老人身心健康不利。

  自我調理無效,盡早就醫

  專家指出,急性發病者要先排除腦器質性的精神障礙,再考慮功能性的精神障礙,即精神心理問題。只要有症狀就應該盡早診斷治療。症狀輕者可以通過旅游、散心、聊天等方式來緩解放松,但自我調理一段時間仍無效果,必須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對部分不願意接受心理問題的老人,帶其去醫院看病時要注意適當回避心理問題,最好拿治療身體的病做由頭,可能會更容易讓其接受。”據介紹,情緒焦慮症狀持續半年以上可診斷為焦慮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疲乏持續2個星期可診斷抑郁症。一旦確診,應該盡早接受正規的全療程治療。

  子女關懷是一劑良藥

  劉中霖博士強調,子女的關心對老人心病的去除是一劑良藥。首先要靜下心來跟老人溝通,多噓寒問暖。如果是老人帶小孩,子女應給老人減壓,譬如請保姆幫忙,老人只負責看管和監督,或子女自己多幫忙,多給老人放放假,還可以帶著孩子、老人一起出去逛街、游園、郊游等,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讓煩悶一掃而光。對閒著無事的老人,子女要鼓勵他們多交朋友,培養唱歌、跳舞、下棋、打拳等興趣愛好。老人有了精神寄托,不但心情愉悅,身體狀態也會大大改善。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