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面對寶寶的一些“無理取鬧”地情況真是太頭疼了,你剛收拾完玩具,希望他能乖乖地去睡覺,結果他噼裡啪啦又給倒了一地。你帶他去逛街,出門前還還興奮,結果一到商場,非要鬧著回家。面對他們這些莫名的反映,爸媽絞盡腦汁也難以理解,有時就難免會有一些言語和動作上的小暴力。其實讀懂寶寶的心思,你會覺得其實孩子真的很好對付。
也許你已經發現了,你的寶貝(還有他的小伙伴們)很有些戲劇演員的天賦:情緒化、喜怒無常。他常常是前一分鐘還膩在你身上撒嬌,下一分鐘可能就堅決地推開了你的擁抱。昨天還告訴你:“媽媽我最愛吃燒土豆了。”今天卻面對你端上來的熱氣騰騰的土豆做出無比厭惡的表情。
因為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詞匯量都比較有限,不足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他們只能以行動——甚至是比較誇張的行動來傳達他想傳達的重點。(這其實是人之常情。想像一下,當你身處語言不通的異鄉,不是也一樣要用誇張的手勢和表情來試圖與人交流嗎?)雖然有的時候孩子的情緒發作會讓你覺得不可理喻,但他們這些怪異的表現卻總有一個有理有據的緣由:爭取獨立、要求平靜的生活或者是處於某種欲望……
我們和眾多兒童心理和行為學家一起開發了這本小小的“兒童心情辭典”,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在寶貝內心世界發生的一切。
場景一:母女間的小較量
孩子的行為:你1歲的孩子一進臥室就一頭撲向一疊你剛剛疊好的干淨衣服。你溫和地對她說:“寶貝兒,別碰那些衣服。”她回頭沖你笑笑。你的聲音變得更加嚴厲了:“你離那些衣服遠點兒!”她卻開始用腳踢那些衣服,很開心的樣子。現在,你開始大聲嚷嚷了:“馬上給我停下來!”孩子停了下來,明顯是被你的聲音嚇到了。
解讀寶貝心思:“如果你想讓我別那麼做,只要說‘不行’就可以了。我聽不懂你說的什麼‘你離那些衣服遠點兒!’是什麼意思。那個句子太復雜了。還有,為什麼你不肯讓我碰那些衣服呢?我明明剛才看見你也在弄他們呀,你可以,我為什麼不能呢?”
更恰當的處理方法:來自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兒童行為專家nelson教授告訴我們,1歲左右的孩子對詞匯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如果你說“不要碰桌子”,孩子的大腦很容易忽略句子的前一部分,也就是說,他聽到的很可能是“碰桌子”。所以,如果你想阻止他做什麼事,還不如簡單地告訴他:“不行!”並且重復幾次——因為我們不敢確定你說一次孩子就聽清楚了。要想效果再好一些,你可以找到另外一件孩子可以做的事,轉移他的注意力,並滿足他想找點樂子的願望。
1 2 3 4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