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被標簽化,一旦有糖尿病又有爛腳,很多人不問青紅皂白就當成“糖尿病足”,其實經常不是,這還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堵住血管後出現的爛腳現象。
六十多歲的楊大爺每走一小段路就會出現腿痛、下肢麻木現象,要歇一會才能繼續行走,後來,他能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一段時間後,即使完全不走路,楊大爺也仍會出現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間入睡時就更加嚴重。楊大爺的小孫女幫他在網上查了查,越看症狀越像“糖尿病足”,加上楊大爺本身就有糖尿病,打算帶他去糖尿病專科看病。而楊大爺的老鄰居卻說自己當年也有這種症狀,這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給下肢的血管“通波仔”就能好。
楊大爺既可能是糖尿病足,也可能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做個下肢血管CT就能明斷病因。“我們發現,一旦有糖尿病病人出現爛腳,多當成糖尿病足治,實際還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問題。”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林少芒教授表示,“尤其不少患者既有糖尿病足,又合並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就更容易被當成糖尿病足治了。”
相似 兩者都有“走一會兒腳就痛”
此時必須就醫
“走一小段路就會出現腿痛、下肢麻木現象”這種症狀叫做間歇性跛行,為兩種病共同的首發症狀。
首先是下肢發涼、麻木,如果病變繼續發展,就會出現跛行。這時,患者走了一小段路後(一般為數百米左右),就出現一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如跛子般行走。跛行的表現可逐漸加重,即能堅持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
再發展下去就會出現靜息痛不僅走路痛,不走路下肢也疼痛,尤其在夜間入睡時更重,使得寢食難安。如果再不處理,就會爛腳,如果再拖延下去,局部組織壞死最終要截肢。
因此,如果僅從症狀上看,很難區分出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林少芒教授提醒患者:“不管有沒有糖尿病,有下肢發涼走路痛,間歇性跛行、腳冷等現象就可以來血管外科看病,由醫師判斷需要不需要做下肢CT。”特別是兩只腳一只冷,另外一只不冷就更要引起重視,“這比兩只腳都冷更應引起重視,兩個都冷還不好說,因為有些人的下肢血液循環比較差,造成雙足冰冷”。
不同 一個堵小血管,一個堵大動脈
CT能看清楚
“兩者症狀很像,別說外行人,有時連非血管科的專科醫師也認為兩種是同一疾病,造成誤診。”林少芒教授表示,“其實做個下肢動脈CT,直接看看血管造影,如果有狹窄,就肯定是動脈硬化閉塞了。”因為,兩者的症狀雖一樣,但致病機理差別很大。
糖尿病侵犯的是末梢的小血管,所以,一摸足背動脈(足背中部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血壓雖還有搏動,但腳趾已因缺血,導致組織受損而變黑了。
而“血管硬化”是因為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堵塞。其中,腦的動脈血管堵了,會表現為腦梗塞;心的動脈血管堵了會表現為心肌梗塞;而下肢的動脈血管堵住了,造成的疾病便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堵了哪裡,堵塞程度有多少,照CT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個預後差,一個可“通波仔”
不及時治都要截肢
糖尿病侵犯的是末梢的血管,造成糖尿病足,而小血管治療就比較困難。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除了小血管不通之外,他的組織也會變性壞死,是因為高糖的作用使得他的組織變性。所以,糖尿病足的愈合預後相對較差,患者一定要在足冷、走路疼痛時引起高度重視,及早治療,治療晚了就不得不截肢。
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大血管堵塞,一般下肢動脈血管堵塞60%~70%,走路才會出現疼痛,治療原理是把閉塞的血管打通。“通波仔”不是心髒的專利,哪裡的血管堵住了就可以通哪裡。林少芒教授介紹道:“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能采取微創介入的方法,在堵塞的血管處放置球囊(俗稱的“通波仔”),放置支架,再不行還可以做血管搭橋。”
血管疾病、糖尿病都跟脂肪有關,因而臨床中,有些病人既有糖尿病足,又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但同樣通過打通血管能減輕症狀,促進愈合。
●記者提醒
“血管病就是脈管炎”也是大誤區
除“糖尿病一爛腳就是糖尿病足”誤區外,血管外科患者的另一個經典誤區是“只要有血管問題就當成脈管炎”。
林少芒教授介紹道,過去血管疾病沒有好辦法治療,把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足、真正的脈管炎,甚至靜脈曲張都籠統地叫做“脈管炎”,通通以為吃點中藥就能好。
最近十多年醫學分支出現了血管外科,且迅速發展。在儀器幫助下,一條條血管有沒有狹窄,狹窄的程度如何,都能看得很清楚。也區分出所謂的“脈管炎”很多是其他血管疾病,也發現了其實真正的“脈管炎”病人非常少。
他建議,懷疑血管問題,就該找血管專科,骨科、神經科、心內科其實都不太恰當。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