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失去價值感是甘心“被啃”的本質
兒子、兒媳婦兩人每天上班後,詹阿姨都會從家騎兩站地的車,到老兩口剛給兒子、兒媳婦買的“婚房”裡,幫著掃掃灰塵、擦擦地板、曬曬被子,忙得不亦樂乎。詹阿姨的兒子今年10月10日剛結的婚,詹阿姨將自家一套1997年拆遷分到的房子賣掉,再加些錢,在自家附近全額付款,替兒子買下了“婚房”。詹阿姨夫妻倆只要看到兒子、兒媳開心,自己就特別開心。
心理解析:孩子曾是襁褓中需要無時無刻都和母親在一起的人,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離家,家長們無一例外要適應變化中的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我還希望孩子一如既往地需要我”是無數家長們的心聲。一個曾經那麼被需要過的父母,有一天變得對孩子不再那麼重要,這種被拋棄的失落感,伴隨著自己的日漸衰老的無可奈何,使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自己的價值。
此外,“這裡也彰顯著中國老人害怕死亡,無法直面死亡的隱性心理恐懼。”趙國秋說,在中國,60歲以上也是一個自殺高峰。“人在對自己的未來不能統籌時最痛苦、抑郁和焦慮。從社會退回到家庭的小空間裡的老人心理狀態本身容易失落、淒涼,曾經的榮譽、地位全部煙消雲散,接下來會怎樣,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就成了自己全部希望的寄托。他們將不遺余力地給孩子其所有,唯恐失去兒女,失去自己的希望和未來。”
【專家建議】
趙國秋建議中國的老人可以觀看耶魯大學的關於“死亡”的公開課視頻以減輕對死亡的恐懼,明了自身的價值。此外,“這時讓老人去給自己的孩子買菜、做飯,只要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需要,並給予安慰和關心,老人們就會覺得自己被需要,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為子女做的點點滴滴都讓他們體會到這種成就感。”帥莉說。
【案例2】
“給”之前問問孩子想要不想要
有位母親在論壇裡傾訴道,自己年輕時吃了很多苦,本來希望兒子能少吃點苦,所以在孩子讀書時沒有給任何壓力,青春期時,孩子變得很淘氣,總在外面玩。在草草結束學生生涯後又找了一個待遇不是很好的工作,做母親的心有愧疚,覺得沒有教育好孩子,就從自己的養老金裡取出一部分錢為孩子買房、買車,希望孩子以後的生活不那麼艱難。 心理解析:“這樣的案例中的父母在性格上都比較主觀。”帥莉說,人們都會成為父母,也會沿襲上一代的方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來實現這種自我的價值感,“一個全能、強勢的父母一定會培養出一個無能的孩子。”在“一切為了孩子”的語境下,即便在兒女成年後,父母害怕孩子工作辛苦、忙碌,連忙趕來幫忙,這時做子女的很難拒絕父母的意願,隨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父母搬過來做“24小時保姆”,帶孫兒等,如果子女在此過程中對父母的意願提出“異議”,父母就會覺得很委屈,子女也會內疚。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